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2 / 2)

而就在楊震下達最後總攻擊命令的同時,此刻在安東的關東軍司令部。麵對著眼下的戰局,知道在第五軍已經無救援價值的情況之下。在耽擱下去關東軍最後一個建製軍,也搞不好被抗聯吃掉在遼東山區的山田乙三大將,也對第三軍下達了總撤退的命令。

同時山田乙三大將,則立即開始向朝鮮境內轉運物資、文件、家屬。雖然對於眼下的關東軍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可轉移的了。儲備在沈陽的大批還未來得及運輸的資料,被後宮淳大將全部都給丟掉了。

而眼下關東軍僅有的物資之中,也絕大部分被丟在了大連和沈陽。剩下的那點油料和寒酸的彈藥儲備,也隻能勉強滿足第三軍的作戰需求。唯一需要大批轉移的,就是傷員和一些非戰鬥人員。

但畢竟盤踞中國東北幾十年,關東軍眼下的家當還是有一些的。尤其是一些絕對不能落入中國人手中的絕密資料,必須要搶運回本土。就算不能運回去,也要徹底的銷毀。山田乙三大將命令轉運的資料,就是這些一直跟隨關東軍司令部的東西。

盡管沒有大本營的命令,但是知道在堅守下去,已經無任何意義的關東軍,已經決定向朝鮮進行總撤退。同時命令工兵立即在連接安東與朝鮮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上布設炸藥,一旦完成總撤退,就將這道鐵路橋全部炸掉。

而應關東軍的再三請求,朝鮮軍駐新義州一線的兵力,也做好了接應關東軍撤退的準備。並在鴨綠江上調集了大量的船隻,以及架設了十餘道浮橋,以保證關東軍的撤退。但更多的援軍,朝鮮軍眼下是真的派不出來。

麵對關東軍的不利戰局,以及整個南滿的大潰敗,日軍大本營也一籌莫展。在南方軍事實上已經被分割在外的情況之下,眼下的日軍大本營已經是無兵可調,就是想給關東軍增援都沒有地方去調兵。

太平洋上的美軍眼下已經打到菲律賓,萊特灣一戰海軍主力喪失餘燼。雖說菲律賓戰場上的陸海軍還在頑強的抵抗,但是美軍的海軍和陸軍大批航空兵,以及艦艇已經進駐菲律賓戰場。

隨著美國海空軍的進駐,眼下與南方軍之間最後一道沿著中國海岸線的海運聯係,已經全部因為美軍的海空力量封鎖而中斷。也就是說現在整個南方軍,已經被美軍封鎖在了東南亞,或是太平洋的各個島嶼上。

大本營曾經多次想要將攻入澳大利亞的部分兵力調回來,但都因為美國海軍的封鎖功敗垂成。而且在美澳聯軍的攻擊之下調兵不成,反倒是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在陸地上美澳軍拿日軍沒招,可在海上卻是威風八麵。大批的運輸船被擊沉,澳大利亞的日軍成了徹底的孤軍。

眼下單獨一艘運輸船,也許還有突破封鎖成功的希望。但是要是大批量的船隊,根本就通不過美軍天上、海麵與海下潛艇組成的海空封鎖。眼下的海軍,已經抽調不出任何的護航船隊,來保護從南方軍撤回的部隊安全。現在大本營從南方軍調兵,已經是基本上無可能。

而眼下敵軍已經打到了菲律賓,下一步的目標究竟會是哪裏,台灣、衝繩,還是直接攻擊本土,誰能現在就確定?拈輕怕重的美國人,搞出了所謂的跳島戰術。避開了大本營苦心部署的防線,專門挑防禦薄弱的位置打。

結果南方軍的相當一部分兵力,被美國海空軍封鎖在南太平洋的島嶼上,是撤也撤不回來,進攻也進攻不了。按照美軍的這個打法,鬼知道在他們在完成菲律賓作戰後,他們會不會直接進攻本土。

對於大本營來說,在美國人眼下已經形成的絕對海空優勢,以及采取避實就虛的戰術之下。眼下本土的防禦隻能不斷的加強,不可能在有任何的削弱。大本營的態度很明確,本土一兵一卒都不能抽調。

日本是島國,有著強大海軍的美國人,對於本土來說更加的致命。在美國人采取的跳島攻擊戰術之下。本土的防禦體係現在隻能不斷的加強,而不可能有任何的削弱。天皇還在本土,主要工業也在本土,本土是絕對不能有任何危險的。

所以不僅本土抽調不出兵力來,本土周邊的台灣、衝繩,以及小笠原群島的防禦都要加強。眼下到處在到處收羅兵力,甚至連武器方麵庫存老本,都拿了出來組建新師團的大本營,為了增加本土以及周邊的防禦,已經到了不惜工本的地步。

日本國內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動員,新的師團雖說不斷的在組建,但是大本營依舊感覺到兵力不夠用。危及本土安全最後一道防線所謂的內防禦圈,麵積也足夠廣大。從小笠原群島至衝繩、台灣,乃至朝鮮都需要大量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