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意誌崩潰的日軍(1 / 2)

在日軍被壓縮到葫蘆島東南一隅,已經無任何退路的情況之下。王光宇再一次向日軍發出最後的通牒,要求殘存的兩千多日軍立即繳械投降,抗聯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如果繼續負隅頑抗,抗聯將會幹淨、徹底的將其殲滅。

接到抗聯又一次發出的最後通牒,牧達夫大佐看著眼前的大海,卻是將抗聯的最後通牒慢慢的撕成了碎片,轉過身對著身邊的一名大尉道:“告訴那些支那人,帝國隻有戰死的軍人,沒有苟且偷生的軍人。”

“如果他們要進攻那就來便是了,不要想著逼著我們學那些白種人去投降。大日本帝國軍人絕對不會放下手中的武器,在帝國陸軍之中沒有主動投降這幾個字。作為一名帝國陸軍軍人,為天皇和帝國戰死,是無上光榮的事情。”

“盡管現在我軍已經陷入無可挽回的困境,但我們已經做好了全體玉碎的準備。告訴他們,我們今天就在這裏決一死戰。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帝國陸軍的決死精神,而帝國軍人這種精神,不是他們支那軍人可以相比的。”

隻是聽到牧達夫大佐的回答,身邊的那個大尉卻是沒有按照他的命令去執行,而是臉色有些陰沉的道:“長官,我們在缺乏補給,以及後援無望的情況之下,單獨堅守葫蘆島整整五天,已經是為天皇和帝國盡力了。”

“我們現在被壓縮到海邊一隅,前有敵軍的艦炮,身後有敵軍的坦克和重炮。天上,還有敵軍的大量飛機。而我們周邊的所有製高點,都已經控製在敵軍的手中。再打下去,就真的是為死而死了。”

“我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預備役軍官,都拖家帶口的。我們陣亡了不要緊,可家裏麵的老婆、孩子怎麼辦?陸軍給的那點撫恤金,讓老婆孩子吃飽飯都不夠。戰爭總有一天會結束的,為了家人我們還要活下去。”

“這些天下來,我們苦戰了這麼多天,已經是為天皇陛下盡忠了。這個時候,誰也沒有權利要求我們戰死。軍司令部的高級軍官,都拋棄了我們這些部下撤走了。難道他們就不是帝國的軍人了?難道他們這些將軍,就不應該為帝國光榮的戰死?”

“他們見勢不妙率先逃跑,現在卻要求我們都戰死在這裏。怎麼帝國將軍的命就是命,我們這些下級軍官和士兵的命,就不是人命?他們拿著遠遠高於我們的薪金,享受著遠遠高於我們的待遇,卻在形勢不妙的時候率先逃跑,難道這就是帝國陸軍玉碎的精神。”

“為帝國戰死的殊榮,隻能由我們這些底層的人去享受?我們這些人雖說職務低,陸士畢業的也不多,大多都是預備役軍官出身,但我們也有活下去的權利。上半年會戰中的祁口一戰,海軍可以繳械投降,為什麼我們就必須要戰死在這裏?”

“長官,我認為您沒有權利下達這個命令,我也不會將這道命令轉達下去的。您自己準備光榮的戰死,為天皇和帝國盡忠,我們不會攔著您。但那是您自己的事情,請不要拉上我們作為陪葬。”

這個大尉的這番話,讓牧達夫大佐目瞪口呆。自他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到現在,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公然說出投降的話來。這番話是一向以戰死疆場為榮的帝國軍人,應該說出來的話嗎?

看著眼前的這個大尉,牧達夫大佐在訓斥他一番國賊言論之後,想要下命令將他抓起來。但周邊的其他日軍軍官,臉上對他戰死決心同樣不以為然的表情,讓牧達夫又有些猶豫了。他知道這些動員的後備軍官,決死精神遠不如那些青年軍官。

所以這個大尉的這番話,雖說讓他感覺到很意外,可也沒有想太多。但他沒有想到,這個大尉的這番話,明顯不是他個人的想法,他代表的應該是一群人。在這以往的關東軍中,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知道此時殘存的這點兵力士氣已經徹底全無,在強逼著他們去死戰,恐怕自己很難彈壓下去的牧達夫大佐,猶豫了良久後對著身邊的軍官道:“你們不願意為帝國戰死,願意投降就投降去吧。願意與我留下與敵軍死戰到底的,那就留下來一同作戰。”

“至於想要背叛帝國和天皇的那些人,在這個時候我不能強求你們。但希望你們不要做出有損國體的事情來,也不要鼓動其他人去和你們一起背叛帝國。你們願意去做國賊,就自己走吧。”

說罷,牧達夫大佐閉上了眼睛,很是不願意在看著身邊這群國賊。日軍之中一向稱被俘人員為國賊,身受武士道影響的牧達夫,自然也稱這些人為國賊。不過盡管身邊的這些軍官,或多或少的都已經暴露出不願意在打下去的想法。但牧達夫大佐依舊認為,想要投降的還是少數人。

帝國陸軍多年的教育下來,即便是那些預備軍官,或是二次動員的老兵,身上也具備有濃厚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為天皇和帝國戰死無上光榮的想法。那些想要背叛的人隻能拉走少數部隊,絕對不會拉走太多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