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2 / 2)

不過考慮到此次實施登陸作戰的隻有一個團,再加上之前使用機帆船的時候,可謂是吃足了苦頭。那些機帆船林慕楓還是決定讓那些機帆船,繼續擔任從塘沽、秦皇島向遼東半島以及山東軍區運輸物資,此次登陸作戰就不調集他們參與了。

在從複州灣調來的運輸艦抵達後,林慕楓在興城將預定搭載的部隊裝運上船,並在興城為自己小艦隊補充完畢炮彈後。他指揮船隊以最大的航速,直接向葫蘆島碼頭方向航行。此時在葫蘆島上,抗聯的戰術航空兵正在對大荒地西南方向的日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

而在葫蘆島以西海域活動的小艦隊主力,也行駛到距離海岸線不足三百米的水域,對日軍位於葫蘆島西麵海岸線的工事群開炮射擊。各艦艇集中炮火,以精確的火力一個接著一個的,給日軍沿岸工事點名。

林慕楓的這一動作,是采取了虛虛實實的辦法。將半島上日軍的注意力,從港口方向吸引到其他方向,為登陸部隊順利占領葫蘆島港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雖說眼下幹的是海軍,但是也是陸軍出身的他。很清楚的知道,部隊在登陸時候是最脆弱的。

如果港口日軍不能被吸引過去,那麼滿載著登陸部隊的的艦艇,在靠向碼頭的時候。對付日軍的火力打擊,將全無還手之力。而且登陸持續時間越長,艦艇和部隊的損失就有可能越大。

這裏不是日軍毫無防範的複州灣,麵積不大的葫蘆島也不是遼東半島。在整個葫蘆島這個不大的半島,都已經成為戰場的情況之下。要想減輕登陸部隊的傷亡,同時加快戰鬥的進程,那麼就隻能想辦法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的方向。

否則在如此狹小的戰場上,日軍可以快速調動兵力,很可能會讓登陸部隊打虎不成、反倒自傷。陸軍出身的他知道在葫蘆島的地形之下,敵軍不可能將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一線。盡管可能不會太多,守軍手中肯定還會有一定的機動兵力。他眼下最需要做的就是,將日軍可能存在的這些機動兵力,調往其他的方向。

而且林慕楓更清楚的知道,王光宇手中的部隊,不是在天津已經經過一定海上適應的陶淨非所部。恐怕大多數人在此戰之前,連大海是什麼樣的都沒有見過,更沒有乘坐海船的經驗。

盡管從登船的興城到葫蘆島,隻有十幾海裏的距離。但暈船恐怕依舊是這些連大海都沒有見過的部隊,相當難以克服的問題。暈船是常年在陸地上生活的人,到了海上最難以克服的問題。

別說這些單純的陸軍了,就是自己手下那些從鬆花江調來的水兵。因為隻在風平浪靜的鬆花江上訓練,未接觸過真正的大海。到了真正的海麵上也是經曆過很長時間,才最終克服了暈船的毛病?

當初的登陸複州灣的陶淨非所部,曾經在塘沽港多次演練,但在上船後依舊出現了大量暈船的現象。眼下王光宇所部,很多人連大海是什麼樣的都沒有見過,這暈船的現象恐怕會更加的普遍。如果大量出現暈船的現象,肯定會在短時間之內削弱部隊的戰鬥力。

所以他在實施此次登陸作戰的時候,也采取了一定的辦法。通過一般登陸戰展開之前,都會在登陸地點實施大量的火力壓製這一點。大勢的虛張聲勢,將港口的日軍調往其他戰線,以減輕登陸部隊的壓力。爭取一定的時間,讓登陸的部隊盡可能的恢複過來。

林慕楓的戰術,的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抗聯在葫蘆島西海岸的行動,讓牧達夫大佐幾經猶豫,最終確定抗聯選擇的登陸地點,就是大荒地以南區域。因為這裏地勢相對平坦一些,雖說也有一些小山包,但是海拔都不算高。

而且這些小山包距離海岸線,還有幾百米的距離。如果不顧及損失的話,在這一線敵軍的機帆船,甚至可以直接衝上岸。可以說是整個葫蘆島這個狹長的半島上,最適合實施登陸戰的地點。

在確定了這個方向後,牧達夫除了將葫蘆島港口周邊的防禦部隊,全部調往大荒地一線設防之外。將手中最後一個步兵中隊,也加強到了這個方向。並苦心搜羅,將最後的三門山炮,兩門九二步兵炮,以及兩門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也全部加強到這個方向。

還從前沿陣地秘密抽調出僅有的五門山炮,九門九二步兵炮,外加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全部調往了大荒地一線展開。這些炮兵已經是炮兵主力被端掉之後的葫蘆島日軍,最後的一點炮兵力量。

而在他秘密抽調前線炮兵回援之後,此刻在葫蘆島北端的前線,除了幾門一式速射炮,兩門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幾門迫擊炮之外,幾乎已經無任何的炮兵力量。為了避免出現前後夾擊的局麵,牧達夫大佐隻能選擇飲鴆止渴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