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1 / 2)

而這位牧達夫大佐花費這麼大的力氣,甚至不惜冒險削弱前線的火力配屬。除了要將抗聯可能的登陸行動阻止住之外,他還有一個一直都存在的想法。那就是盡可能的通過此次反登陸作戰,將抗聯那支該死的小艦隊。

還有背叛了關東軍,利用帝國幫助他們建造的艦艇,眼下幫著抗日分子,來襲擊關東軍的前滿洲帝國海上警察部隊盡可能的重創,以解決眼下防禦葫蘆島,最關鍵海上運輸的問題。甚至是為葫蘆島的留守部隊,重新打開撤退的通道。

牧達夫大佐堅信,就是抗聯的這支規模不大,但是卻很讓人討厭的小艦隊,以及空中優勢,才是妨礙了關東軍支援自己的真正原因。雖說抗聯的空中力量他沒有辦法去對付,但是他認為隻要打掉這支可惡的小艦隊,重新打開一條海上通道,那麼自己至少能夠獲得一定的糧食補給,可以至少緩解一下自己的燃眉之急。

到這個時候這位牧達夫大佐,雖說心中還是有一定的顧慮。但手中已經再無任何機動兵力的他,沒有辦法隻能盡可能的賭上這一把。將抗聯可能存在的登陸地點,選擇在了大荒地以南。

盡管知道關東軍以及自己所在的第四軍,已經沒有任何可能將自己救援出去的希望。但作為眼下第四軍在整個葫蘆島的最高指揮官,牧達夫大佐在盡力而為的同時。內心依舊希望,關東軍這個時候能夠伸出一把手來。

海軍雖說在剛剛結束的萊特灣海戰之中,差不多丟光了自己的老本。但是在本土,畢竟還有一些艦艇存在。當然這些艦艇眼下因為嚴重的缺乏燃油,大多數幾乎已經無法行動。但畢竟海軍多少還有一些本錢的,第四軍留在葫蘆島的這點殘存兵力,也不是一點救援出去的希望沒有。

隻要能搞掉那支可惡的小艦隊,關東軍至少可以通過海路,給眼下快要斷頓的葫蘆島守備部隊,運輸一些糧食補充。但無論如何要獲得救援的首要問題,是能堅持下去。否則自己堅持不下去,就算關東軍想要救援也是無能為力,這一點牧達夫還是認識的很清楚。

但現在葫蘆島的守軍,麵對的不單單是當麵抗聯越來越猛烈的攻擊。更為關鍵的是,糧食現在已經奇缺。留下來堅持的部隊,包括他這個最高臨時指揮官在內,每人每天都隻能配備四兩糧食。

就這麼一點糧食庫存,也因為糧食倉庫被抗聯的轟炸機群給摧毀,也越來越難以保證。全軍上下眼下麵臨的嚴重糧食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逼的牧達夫大佐,想不賭這一把都不行。再不想辦法解決抗聯這支小艦隊,打通與外界的交通,他的留守部隊就真熬不下去了。

葫蘆島是一個麵積狹小,以丘陵地帶為主的半島。這種地形固然有利於防禦,但是凡是有利也有弊。這個小半島自身就不是糧食產地,這裏的老百姓主要都是漁民,都是一向以打漁為生,自身並不種地。日常所需的糧食,都要北麵的錦州、錦西地區供給。

同時整個葫蘆島本地本身除了部分漁民之外,壓根也就不是人口密集的地區。盡管第四軍在撤到葫蘆島之後想盡辦法,幾乎是掘地三尺的到處征發。但能征集到的糧食,依舊相當的有限,甚至不夠單獨一個第四軍司令部三天使用的。

在丟掉北滿之後,為了盡可能的搜刮南滿資源,保證日軍整個戰略需要,關東軍早就開始對南滿實施糧食配給製。南滿的中國人每天隻供應一斤半的高粱米,各家各戶誰也不許保留存糧。

甚至包括農民在內,每年產出的所有糧食都要全部上繳。就連種子糧都要到春耕時候,都要去日本人控製協和會去領取。自身除了每個月的配合之外,一斤糧食都不允許儲備。至於豆油一類的戰略物資,老百姓更是連看都看不到。所有的大豆,都被日本人運回本土。

為了搜刮糧食一類的戰略物資,關東軍在南滿可謂是刮地三尺,結果卻沒有想到在日軍自己需要的時候,卻是搬起了石頭狠狠的砸到了自己的腳麵上。整個葫蘆島這個麵積不大的半島上,本身就是以漁民為主,屬於非農業地區。

而且再加上靠近沿海,本身居民的數量也實在沒有多少。在關東軍實施嚴厲配給製的情況之下,老百姓手中壓根就沒有存糧。撤到葫蘆島後的日軍就算是掘地三尺,也沒有搜刮出來多少糧食。

其實作為日軍在整個南滿,除了大連和旅順之外最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原來日軍掠奪遼西資源,尤其是錦西、朝陽、阜新地區礦產資源,以及整個遼西糧食輸出港的葫蘆島港,港口幾個倉庫內的存糧並不少。

但在葫蘆島戰役正式打響之前,一路追著第四軍撤退部隊轟炸的抗聯轟炸機群,將港口內的日軍各種倉庫直接當成了第一目標。而其中儲備了幾萬噸原來準備轉運日本糧食的幾座倉庫,成為了首選目標。

在第四軍主力一路冒著抗聯狂轟濫炸,丟棄了一路的屍體和傷員以及大部分的重武器裝備,千辛萬苦掙紮著撤到葫蘆島的時候,迎接他們除了不斷落下的炸彈之外,就是港口內幾個裝滿了數萬噸糧食,以及其他物資的大型倉庫,燃燒起來的熊熊大火。整個葫蘆島港口十幾座糧食、物資儲備倉庫,隻有一個建設在山洞內的糧庫得以幸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