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1 / 2)

盡管這兩個雷達站在抗聯的空襲之中,已經被抗聯的轟炸機群,采取低空突襲的戰術給徹底炸毀一部。兩部雷達之中隻有一部能夠正常開機,剩餘的一部雷達自遭遇到空襲後,大半個月的時間之內始終都在維修之中。因為缺乏零部件,這部雷達就沒有修好過。

但這僅存的那個雷達站,卻依舊是擋在抗聯全麵空間麵前的攔路虎。不打掉這兩部控製鞍山以北,甚至覆蓋了沈陽南部的雷達站,對抗聯的空降行動威脅過大。尤其是那部完好的雷達,其監視範圍正好處在抗聯運輸機群,必須經過的通道上。

在全麵空投行動之前,整個滲透作戰唯一的戰鬥,就發生在這兩座雷達站上。隻是盡管這兩座雷達站是整個鞍山日軍守備部隊之中,戒備最森嚴的兩個地區。但兵力不足依舊使得這兩部雷達站的戒備,依舊沒有想象的那麼森嚴。

在無聲手槍、手弩,以及專門演練的戰術配合之下。奪取這兩座雷達站的戰鬥,也就持續了十分鍾左右便宣告結束。守備和控製這兩個雷達站的日軍,短時間之內便被清理的幹幹淨淨。

完整的奪取了這兩部雷達站,也就意味著此次空降作戰的整個通道已經完全被打開。擺在參戰運輸機群麵前的,除了鞍山周圍連綿不斷的山峰之外,就隻剩下地麵的高射炮還略有一些威脅。

接到前方的戰報,在最後一次核對了整個預定空投區域的氣象條件後。楊震沒有絲毫猶豫的下達了立即出擊的命令。而在接到楊震的命令之後,集中在新京、吉林、敦化、德惠、九台幾個機場內的,數百架運輸機以及臨時充當運輸機的轟炸機,並兩個參與作戰的傘兵師陸續全部出發。

二十五日清晨三時,在已經滲透進鞍山的特種作戰部隊引導之下。運載著傘兵一師的大批運輸機,在大量戰鬥機護航下出現在鞍山的上空。在抵達鞍山上空,所有的運輸機按照預先製定的計劃開始行動。

對鞍山實施空降作戰之中,參戰的整個傘兵第一師除了一團,以及部分重武器采取機降的方式,在鞍山機場著陸之外。其餘的兩個團近五千傘兵,乘坐二百架的美製C四七、英製斯特林轟炸機,全部在五百米的高度上在鞍山上空實施空降。

而運輸第一傘兵團,以及傘兵一師所有重武器的容克五二運輸機群、C四六運輸機,也在同一時間開始在鞍山機場以及周邊機降。快速的將傘兵一師的一零七火箭炮營、山炮營以及重迫擊炮營,運抵鞍山戰區並交到傘兵一師手中。

承擔著機降運輸傘兵一團任務的容克五二運輸機群,雖說性能和數量上,都不如美製C四七運輸機。但是這種運輸機出色的野外起降能力,在此次空運之中卻是承擔了相當的重擔。所有的容克五二運輸機,按照預定的計劃,並未直接在機場進行降落。

而是將降落地點,選擇在了鞍山西北方向,緊鄰著昭和製鋼所不到五華裏遠的一條公路上。雖說地麵滲透部隊完整的奪取了鞍山關東軍機場,但這座規模並不大的機場,很難同時承擔著運輸了一個傘兵團,以及大批重武器的運輸機同時起降。

根據手中大量運輸機的性能不同,針對此次空降作戰。在郭炳勳的帶領之下,航空兵與總部研究出了一個完整的方案。利用德製容克五二運輸機群,優良的野戰起降性能。將預定機降的傘兵一團著陸點,就放在昭和製鋼所西北方向一條公路上。

將轉運重武器的C四六運輸機群著陸點,放在了鞍山機場以便加快部隊和裝備的卸載。達到最短時間卸載機降部隊和裝備的任務,並最大限度的利用運輸機群。所有運輸機完成卸載之後,立即返航不在鞍山地帶做任何的停留。

利用容克五二運輸機優異的野外起降性能,有效的解決鞍山機場規模小,位置有些偏導致的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極大的加快了部隊卸載的效率。根據空中偵察,航空兵在北滿尋找了一處地形類似的地方,專門演練了這種在公路上機降辦法。

並根據容克五二運輸機的起飛和降落距離,專門製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每一架飛機降落的位置,卸載步兵的時間,都做了嚴格的規定。而為了保證起降的安全,航空兵為這些容克五二運輸機,配備的都是運輸機部隊的尖子飛行員,並集中起來整整進行了半個月的演練。

專門演練各種條件之下,快速在公路降落並卸載部隊的戰術。在有效的地麵引導之下,整個卸載工作就好像一個準時的鍾表一樣,執行的幾乎是一分都不差。盡管是在夜裏麵,但效率依舊相當的高。

當然效率如此的高,與選擇機降的公路條件,也有相當大的關係。不能不說日本人對南滿是下了苦心的,與北滿都是土質的所謂國防公路不同。至少在鞍山周邊的公路,大部分都還是柏油路麵。

尤其是靠近昭和製鋼所的這些公路,也許是為了迎接日本高層的視察,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麵。可以說除了略微狹窄一些之外,可供飛機起降的條件,比鞍山地區的關東軍機場還要強的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