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1 / 2)

相對於中線戰場上的,中路突破與兩翼穿插配合,打的是大開大合。西線的王光宇,在晉察冀軍區一部的配合之下,兩路齊頭並進猛打猛衝。東線的王效明所在方向,卻顯得多少有些過於沉悶。

王效明所在作戰地域地形,遠比杜開山遭遇的還要複雜的多。在異常複雜的地形之下,王效明行軍要比作戰可困難的多。在遼東的日軍第三軍,全線收縮到了沈陽至安東鐵路沿線地域,王效明穿插初期又盡可能的避開日軍警戒據點,所以在穿插初期並未與敵遭遇。

但是他的部隊自奉海鐵路沿線撫順以北地帶出發後,為了盡可能的掩蔽戰術意圖,一路上走的都是翻山越嶺。甚至很多地段,要在新賓、恒仁東部山區的深山老林之中,沿著山勢走向硬生生的趟出一條道來。

此次與前次翻越陰山不同,那次盡管陰山的山勢遠比遼東山地險峻,海拔也要高的多。但除了中線之外,東西兩線也是有簡易公路可以利用。這次經遼東山地強行向本溪一線穿插,幾乎可以說無路可以作為利用。

這時候的遼東山區,遠不像後世那樣幾乎已經全部開發。即便是遼東山區,也到處都是各級的公路。現在的整個新賓、桓仁以東山區,除了少部分地區之外,還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森林,根本就沒有可供機械化部隊開進的道路。

而且這一帶的山區,也是整個遼寧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區。沿途有牛毛大山、花脖山等一係列海拔千餘米的山峰。期間除了少數早些年,日軍為了清剿抗聯一路軍,修建的少數簡易公路之外,再無任何的公路可以依托。

盡管多次主持遼東戰區,有著豐富的山地叢林作戰的經驗。對整個遼東山地每一條溝、每一道嶺,也都算是了如指掌。但此次穿插地形之複雜,以及執行作戰計劃的特點,都讓王效明這一路上的穿插行動分外的艱難。即便有曹亞範的配合,以及最詳細的地圖,但依舊讓王效明頭疼。

自己指揮的部隊,步兵和騎兵的行動倒是好說。但重裝備的通行,還是成了很大的問題。盡管在戰前每個師的炮兵所屬,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都留在了後方。參戰各個師屬各個炮兵團的裝備,已經全部更換為更適合這種山地穿插作戰的日軍九五式山炮,一零七火箭炮。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的數量,也從十二門削減到了六門。

同時總部也為此次遼東穿插部隊,增調了大量的騾馬以馱載重武器。所有能夠拆卸開的武器,全部都拆卸開來上了騾馬。而這五個師也在遼東山區常年作戰,積累了大量的山地作戰經驗。此戰之前所有的部隊,還被拉到了北麵專門進行了山地大縱深穿插演練。

尤其是兩個裝甲旅,都在大興安嶺林區軍區山地作戰訓練基地,進行了多次反複山地坦克穿插的演練。為了實現坦克在山地林區的快速穿插,這兩個裝甲旅工兵分隊,甚至配置到了營一級,並裝備了大量斧子、鋸子等開山伐樹的工具。

但在戰役打響之後,整個行進路線異常複雜的地形,幾乎無任何公路哪怕是簡易公路可以依托的態勢,依舊大大的拖延了他推進的速度。盡管有三個工兵營的全力協助,但在還要避開沿途日軍警戒據點的情況之下,王效明的進展依舊速度快不起來。

至十月二十四日陳翰章所部已經突進沈陽的時候,從山區出發的王效明,才抵達本溪境內的堿廠,並與駐守堿廠的日軍一部展開激戰。王效明所部終於在遼東山區殺到了一條通道,繞過日軍駐紮重兵的清河城、英守堡子、葦子峪一線,突然出現在日軍用來控製本溪東部山區重要據點的堿廠。

麵對著突然從山區衝出來的抗聯坦克集群,盡管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但駐守本溪外圍的日軍,依舊可以說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王效明的第一梯隊,先後搶占了本溪外圍的重要據點堿廠、小市,並切斷了本溪以北地區,日軍與本溪湖之間的聯係。

王效明所部突然殺出,這一下子捅到了日軍第三軍的螞蜂窩。堿廠和小市一線,距離本溪湖已經是近在咫尺。而本溪湖則是遏製安奉鐵路,這個整個關東軍唯一陸上退路的唯一通道上的戰略要點。

本溪湖丟了,後果可不僅僅丟掉的是整個南滿第二大生鐵冶煉基地,還有整個關東軍的退路。在發現敵軍已經搶占了堿廠和小市一線後,受到關東軍司令部嚴厲斥責的第三軍司令官中山惇,立即快速的調整部署。

命令駐本溪湖以北清河城至葦子峪一線的日軍第二十五師團,立即返回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小市與堿廠一線。命令駐紮鳳城一線的獨立第七十九旅團,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堿廠一線,徹底的封閉住被打開的突破口。

原來始終平靜的遼東戰場,隨著王效明所部推進到了小市一線,本溪湖以東山區立即陷入激戰之中。整個安奉鐵路沿線的日軍,幾乎全部被調動起來。王效明打到了小市,可以說直接捅到了第三軍,包括關東軍在內的最痛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