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中長鐵路東部山區,因為在林海中開辟一條路耽擱了一段時間。但是他的部隊穿插行進,因為在四十四軍背後兵力薄弱地區。又是以坦克為先導,一路上並不與小股日軍糾纏。所以速度相當的快,隻比陳翰章西線兵團,抵達新城子一線的時間晚了十二個小時。
戰至十月二十六日中午,當這兩個師與一個裝甲旅,趕到新城子以西棋盤山一線後。整個沈陽以北戰場最後一個缺口,也被徹底的封閉。抗聯在虎石台與新城子連續突擊的得手,預示著整個沈陽以北、昌圖以南,中長鐵路沿線的日軍部隊,陷入了抗聯東西兩路的合圍之中。
而此時的陳翰章指揮西線兵團,早在搶占虎石台的第一時間,不待杜開山的東線迂回穿插部隊趕到。雖說手中的兵力略顯薄弱,但卻不受反攻的已經以裝甲一師為先導,沿著中長鐵路直插鐵嶺方向,向亂石山、德勝台一線強行攻擊前進。
在接到楊震最新命令以及杜開山的部隊抵達後,盡管手中眼下隻有一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但陳翰章依舊沒有絲毫猶豫的,命令這兩個師外加一個裝甲旅,立即全速南下歸屬隋長青指揮。準備迎接遼南以及遼中其他方向日軍,可能會對沈陽城區采取的救援行動。
陳翰章在背後和側翼的猛攻,讓原本就在正麵攻擊部隊,不斷的進攻之下就已經在勉強支撐的日軍三十軍形勢急劇惡化。杜開山所部的重裝備,都丟在了柴河堡以北。可陳翰章的西線兵團,除了遼河之外沿途幾乎無任何天險阻隔。不僅所有的炮兵都帶的齊備,還帶了一個蘇製二零三重型榴彈炮連。
而清水規矩的反擊,盡管勉強擋住了楊震的機械化騎兵集群向鐵嶺方向的穿插,暫時保證三十軍與四十四軍之間的聯係沒有被切斷。但為了攔住正麵抗聯部隊的多路穿插出擊,以及這支部隊的穿插,清水規矩已經動用了手頭幾乎可以動用的一切兵力。
在其背後的虎石台方向,除了部分兵站警備隊之外,已經無任何的成建製日軍。陳翰章穿插的加入,以及在炮兵全力掩護之下以坦克為先導的猛攻,成了壓垮清水規矩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背後以及左翼向三十軍猛攻的陳翰章,主力由新城子北上後,直接插向德勝台直逼鐵嶺縣城。被陳翰章在渡過遼河之前,留下就地從娘娘廟一線就地東進的一個師,也在一個獨立坦克團的配合之下,則從側翼向東強行發起攻擊。配合與三十軍主力激戰的,由金家屯向鐵嶺方向強行穿插的騎兵機械化集群的行動。
該師在師長馬春生的指揮之下,連續突破娘娘廟與平頂堡之間日軍三道防線,一口氣打到了阻擊穿插部隊日軍側後方向,不足五公裏的地帶。兩軍之間緊剩一條遼河,還算是天然分割線。
在陳翰章也調頭猛攻之後,三麵圍攻讓三十軍的整個戰線陷入了混亂,三支部隊與日軍激戰的槍炮聲彼此已經清晰可聞。四二年、四三年下半年至四四年初的兩次連續大會戰,已經讓抗聯的大兵團裝甲集群突擊,鍛煉的日益成熟。各部隊在裝甲部隊的掩護之下,推進的速度相當的快。
盡管三十軍在清水規矩的指揮,抵抗異常的頑強。但麵對抗聯坦克機械化集群的攻勢,以及腹背受敵、三麵被圍攻的整體態勢。讓清水規矩中將以及他的三十軍左支右絀,越來越難以支撐,整個防區被衝的七零八碎。
在陳翰章完成調頭後,正麵發起突擊的楊震親自指揮的兵團,也陸續肅清了整個昌圖、開原中長鐵路以西的日軍殘敵,正在沿著中長鐵路全速南下。並一部兵力,主要是重炮兵部隊,與熊伯濤指揮的部隊彙合向中固方向發起攻擊。
到此時,楊震將所有中長鐵路以西戰場,包括正麵金家屯、滿井一線的部隊,全部劃歸陳翰章指揮。同時將包括沈陽在內的整個遼中地區,也同時劃歸陳翰章指揮。至於杜開山,楊震將正麵攻擊的兩個師也劃歸他指揮,讓他專心對付中長鐵路以西的四十四軍。
楊震與郭炳勳帶領的前指,則完全脫出身來應對整個南滿戰局。此戰之中,整個攻擊發起線東西長幾百公裏,對於抗聯來說攤子鋪有些的太大。楊震不可能長時間,將精力都放在一個戰場之上。
楊震決定與郭炳勳分工合作,兩個人一個負責協調包括遼中戰區在內的整個西部戰區。一個人負責協調遼東與朝鮮戰場。至於參謀長的職務,明顯對此次會戰抗聯戰術、戰法興趣極濃的林總,則自告奮勇臨時接下了這個活。
對於林總的自告奮勇,對他的心思有些了然的楊震也就沒有托詞,痛快的點頭答應。而且讓一個未來的元帥給自己當參謀長,盡管隻是臨時的,但是楊震內心之中也多少有些感覺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