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1 / 2)

陳翰章所部在三麵船、公主屯一線強渡遼河之後兵分兩路。一路隋長青指揮向新民方向攻擊前進,直插關東軍第五軍側翼,切斷第五軍回援沈陽並增援三十軍的路線。保證主力完成對三十軍的合圍,以及奪取南滿的中心沈陽城。

一路自己親自指揮直插虎石台、新城子,配合東線兵團的杜開山,完成對整個沈陽以北,日軍重兵集群的合圍。在抵達虎石台一線後陳翰章親自部署,由穆長秋指揮兩個步兵師,加上裝甲四師的主力,全速向沈陽城攻擊前進。

相對於高速突進的陳翰章所部,東線兵團的杜開山在出發後。卻遭遇到了抱成一團的本鄉義夫的四十四軍,加強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一部,在柴河堡一線沿著山區即設陣地的頑強抵抗。

沿著中長鐵路正麵攻擊的部隊,因為重炮兵在山區地形之下移動過於緩慢。雖說幾經苦戰,但在敵軍依托大量永備工事群,頑強抵抗的情況之下,進展也是微乎其微。這一結果直接影響到了側翼,杜開山穿插路線在柴河堡一線形成了梗阻。

西豐至沈陽公路沿線,是整個中長鐵路東部山區最重要的通道。而柴河堡雖說在日軍原有的防禦體係上不如威遠堡,但在眼下這個作為鐵嶺東部門戶的小山村,正好恰在這一線上的關鍵節點處。

在本鄉義夫放棄了威遠堡一線後,這裏就是四十四軍遏製這條公路的唯一屏障,以及保證鐵嶺安全東線的屏障。日軍放棄了刁皮屯至威遠一線,轉而死死的頂在柴河堡,使得杜開山的穿插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來。

杜開山並未預料到本鄉義夫中將的反應,會如此的迅速。在丟掉了尚陽堡一線後,非但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擊行動,反倒是主動放棄了兩翼的威遠堡和刁皮屯。采取以一部兵力依托地形節節抗擊,主力則交替掩護的戰術,全軍直接撤往二線陣地的中固、柴河堡方向。

東線兵團整個攻擊路線,基本上都位於中長鐵路以東的地山丘陵地帶,地形的複雜性遠遠的超過西線兵團。西豐至沈陽的這條山區公路,是他的攻擊部隊最重要的進攻路線。也是他實施總部作戰計劃最好的一條路線。

在尚陽堡一線被拿下後,他以為日軍會死守開原、西豐、昌圖交界處的要點,遏製抗聯由寇河河穀進攻中長鐵路重鎮開原,是整個開原東部屏障,距離開原新城不過二十多公裏的威遠堡。自己可以在威遠以東繞過,利用正麵突擊部隊打開的尚陽堡一線缺口快速的推進。

但本鄉義夫的突然全線撤退,卻讓他的所有戰術規劃全部落空。敵軍死死的卡在柴河堡一線,到底是鬼主意很多的杜開山,在敵軍已經後撤到中固至柴河堡一線,依托柴河堡一線山地,頑強抵抗造成自己迂回穿插的路線被堵死。

強行攻擊隻能耽誤時間,會影響到總部合圍整個沈陽以北日軍的戰略規劃。而西線兵團高速突進,已經完場強渡遼河的情況之下。如果在柴河堡一線,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爭奪的話,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影響到總部整個戰略部署。

為了配合西線兵團,盡快的完成對沈陽以北日軍第三方麵軍的合圍。在正麵突擊受到日軍頑強抵抗,攻擊部隊進展不暢的整體態勢之下。杜開山果斷采取了分兵戰術,以一部兵力交由自己的副手熊伯濤指揮。

以山地步兵一師、兩個步兵師的兵力,全力纏住柴河堡至中固一線的四十四軍主力。自己則指揮兩個裝備了抗聯自己生產的,裝備八十五毫米火炮的T三四坦克的裝甲旅,五個步兵師主力部隊,隻攜帶一零五毫米以下口徑火炮和部分卡車。

繞過日軍重點設防的柴河堡一線,選擇開原以東與撫順之間的山區強行穿插。在沒有公路可以依托,地圖也不是很準確的情況之下。杜開山幹脆派出偵察兵,直接在附近村落請來向導帶路。

以兩個工兵營強行開路,一路走伐木工人走的山路翻山越嶺,經開原東部的八棵樹、下肥地、黃旗寨向南穿插。硬生生在開原東部山區茫茫林海之中,硬生生的衝出一條路來,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艱難行軍,在海拔五百多米的北大山東麓突入凡河河穀。

在抵達撫安堡一線後,杜開山在得知陳翰章的主力已經完成搶占虎石台一線之後。經過短暫的思考後,認為自己全軍此時南下已經無太大意義。上報並得到楊震的批準,改變了自己主力南下虎石台與陳翰章彙合的計劃。

自己指揮三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就地由凡河向北包抄柴河堡至中固一線之敵的後路。配合正麵與四十四軍主力鏖戰的部隊,采取兩麵夾擊的戰術。將四十四軍合圍在中長鐵路以東山區。攻擊的重點則是中固一線,以切斷四十四軍與三十軍之間的聯係。

剩餘的兩個步兵師加上一個裝甲旅,直接劃撥給陳翰章指揮。沿著凡河經煙筒山強行轉向虎石台、新城子方向後,一路上根本就不理會部分日軍的阻擊。全速向虎石台、新城子方向快速穿插,與陳翰章的西線兵團彙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