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2 / 2)

“說句不是太好聽的話,如果我們最多在堅持一年半的時間,到時候已經是四麵受敵,自己熬不下去的日本人,恐怕會選擇主動投降。我們選擇和平接收,遠比將南滿打成一片廢墟要合適的多。雖說坐等勝利這話是難聽一些,可這卻是我們盡可能完整奪取南滿的最好辦法。”

說完這番話後,看著陷入沉思的主席,楊震也沒有再多說什麼。自己該說的已經說了,不該說的也已經說了。剩下的中央怎麼決策,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不過楊震知道,自己今天的這番話主席是聽進去了。

離開主席的住處,即沒有騎馬也沒有乘車,而是就著已經破曉的天色,一路走回自己住處的楊震,這一路上都顯得異常的沉默。跟在他身邊的張子雄,看著情緒有些低沉的楊震,也沒有敢說什麼。

回到自己的住處,盡管已經異常的疲勞,但楊震卻翻來覆去的陷入了無眠。在到眼下已經所剩不多的戰爭期間,下一步的整體戰略規劃究竟應該怎麼走,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應該放在那裏,在他腦海之中盤旋了良久。

按照自己對這個時代的了解,這場戰爭最多也就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便會結束。在這最後的一年半時間裏麵,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中國在戰後的利益最大化,這是楊震一直在尋求的答案。

沉思了良久,也未能找出最終答案的楊震,直到天色已經徹底的放亮才沉沉的睡去。隻是楊震沒有想到,自己這一覺一下子睡到黃昏才睡醒。也許長期的精力透支,讓他太過於疲勞。體內長期戰爭生涯養成的生物鍾,這次沒有按時喚醒他。

這次極其少見的幾乎睡了整整一天,才睡醒的楊震,隻是草草的用冷水擦了一把臉,讓自己顯得精神一些。還沒有吃完這頓早飯、午飯兼晚飯的晚餐,又被主席找到了自己的住處又是一夜的長談。

而這種生活,幾乎構成了楊震這次在延安的主要生活方式。晚上與主席、副主席、老總等中央領導長談,白天睡覺外加偶爾還得被軍委參謀長,抓壯丁去抗大講課。抽空還得奉主席之命,與美軍駐延安聯絡組見見麵。

中央沒有急於放楊震返回東北,楊震自己也沒有急著返回東北,而就在延安住了下來。他知道隨著中央陸續開始遷往北平,自己恐怕以後再難有機會來延安。所以很享受這種生活的楊震,很是悠然自得的在延安待了下來。

一方麵協調抗聯出動運輸機,以及汽車部隊配合中央搬家。一方麵則也是調理一下自己,因為長期緊張工作帶來的疲勞。這種平靜的生活直到五月下旬,才被得知楊震就在延安,而親自上門拜訪的美國十四航空隊,以及新組建的第二十航空隊的司令官給打破。

這二位在美國駐華使館武官,以及美軍駐抗聯軍事代表團團長威爾遜陪同之下,親自上門的兩位美國將軍此次延安執行,真正的意圖隻有一個,那就是美國人為了轟炸日本研製的B二十九轟炸機,已經抵達印度的加爾各答。

美國人希望能夠將這批轟炸機,以及一批護航使用的P五十一遠程戰鬥機、P三八戰鬥機,進駐北滿的抗聯根據地加入到對日空襲之中。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徹底的摧毀日本本土的戰爭潛力。

從北滿抗聯航空兵基地起飛到日本本土,是眼下美國人進行對日轟炸,可以利用航程最短的後方基地。而且抗聯自身對日轟炸所修建的各大航空基地,也使得這些轟炸機有現成完備的基地可以利用。

同時已經開展對日空襲一年多的抗聯,對日本本土轟炸已經有了完整的經驗,並建立了完備的導航、指揮、供應和保障體係。依托北滿抗聯的航空基地,可以使美軍最大限度的減少後勤負擔。

最關鍵的是北滿的抗聯根據地,目前有著雖說規模不大,但也有著良好基礎油料和鋼鐵的產量,以及凝固汽油彈的製造工廠。依托這些工廠,也可以大幅度的減少了美軍需要從萬裏迢迢之外,運輸油彈的壓力。

更別提從北滿起飛,他們的B二十九轟炸機的航程,可以覆蓋整個日本本土。從最北麵的北海道,到南麵的九州島。如果少裝載一些炸彈,就連日本的衝繩也可以完全覆蓋。甚至穿越南滿轟炸台灣,也不是不可能的。

對於即將展開對日轟炸的美軍來說,北滿的條件雖說比不上歐洲戰場對德轟炸基地的英國,但是已經是他們眼下最好的選擇。就算他們在眼下正在陸續展開的馬裏亞納群島爭奪戰中獲勝,取得了塞班島基地。但作為海島的塞班島,整體上也不如抗聯的北滿基地。

如果能與抗聯達成協議,這無疑對美國人即將開展的空襲行動來說,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這次這二位航空兵司令,受美國陸軍指派,前來延安與楊震會議,就是要求使用抗聯在北滿的航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