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1 / 2)

東北本身就地廣人稀,主要的人口資源又主要集中在眼下,還在關東軍控製的南滿。人口本身就稀少的多的北滿,除了要保留必要的工農業人口,實際上可供他們動員的後備力量並不是很多。這一戰傷亡這麼大,恐怕對於他們來說,又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蟄伏期。

看著聽完自己彙報的大致傷亡情況之後,有些陷入沉思,一支一支在吸著煙的主席,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咬了咬牙後道:“主席,其實我認為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在短時間之內,或是說在今年就全麵奪取南滿。”

“現在美日正在進行的馬裏亞納群島爭奪戰,雖說才剛剛打響。兩軍目前隻是進行一些前哨戰與外圍戰,真正的核心戰役還沒有打響。但從美軍投入的兵力,以及兩軍的持續作戰能力來看,日本人可以說這一仗是輸定了。”

“馬裏亞納群島位置關鍵,這一戰不管日本人如何的謹慎,其海軍艦隊勢必會全軍出動。但眼下的日本海軍早就不是當年威風八麵,橫掃整個太平洋的那支海軍艦隊了。長期以來實行精兵政策的日本海軍,在四三年的西南太平洋爭奪戰之中,消耗太多的元氣了。”

“一貫實行精兵政策的日本海軍,固然培養出從航空兵到艦隊水兵,都相當優秀的海軍。但這種精兵政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一旦戰損過大就很難在補充,同時也無力應對長期的消耗。”

“眼下太平洋戰場上的整個作戰態勢,已經從過去的艦炮對轟,轉變為以海軍航空兵為主。四三西南太平洋上的海空戰,吞噬了太多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精銳。眼下整個日本海軍航空兵,已經是難以為繼。”

“新培養出來的飛行員,軍事素質與那些被消耗掉的前輩相比,幾乎是不可同日而語。日本人在新式飛機的研發和生產上,也始終無法與美國人相比。美國人被打掉一架飛機,可以迅速補充十架。而日本人被打掉十架,卻隻能補充一架。”

“馬裏亞納群島又是群島地形,這也就注定了這場戰役的重點在海上和空中。按照眼下日本海軍精銳飛行員奇缺,新式作戰飛機的質量與數量,都處在絕對劣勢的態勢,這一場戰役日本人是輸定了。”

“而一旦馬裏亞納群島失守後,美國海軍就相當於踢開了日本本土防禦的大門。從東印度群島、菲律賓、台灣、衝繩,都會是美軍下一步的攻擊目標。不過按照美國人反擊的態勢來看,其駐紮有重兵同時距離日本本土也過遠的東印度群島,美國人是不會硬碰硬的去打。”

“美國人眼下在太平洋戰場上,搞出這麼一個跳島戰術,就是不想和日本人硬碰硬。隻要徹底擊敗日本海軍,困守在各個群島上的日軍,就隻能各自為戰。離開了海軍的支援,那些困守在各個島嶼的日軍寸步難行,幾乎不會給美國人造成任何的困境。而美國人想打那裏,就打那裏。”

“東印度群島距離日本本土過遠,又駐紮了日軍南方軍的主力。雖說有著日本人急需的石油資源,但美國人在取得製海權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必要去和他們硬頂。隻要切斷日本海上運輸線,就可以輕易的切斷他們的油管。”

“而馬裏亞納群島,正好位於日本人整個海上運輸線的關鍵部位。美國人隻要拿下這裏,隨時可以切斷日本人的運輸線。所以我認為美國人在拿下馬裏亞納群島之後,絕對不會攻擊東印度群島。”

“他們可選擇的攻擊方向隻有三個,菲律賓、台灣方向,衝繩方向和小笠原群島方向。隻有拿下這三個方向中的一個,才會給日本人真正的威脅。對於美國人來說,拿下菲律、台灣,就等於徹底的切斷了日本在南方各個占領區,與本土的最後連接通道。”

“攻擊小笠原群島,就相當於在日本本土側翼上很插上一刀,對日本本土直接形成威脅。如果拿下菲律賓後,美國人在轉向衝繩,就可以說打到了日本人的家門口。而被切斷了海上運輸線,大量兵力都在海外的日本人。援軍和急需的軍工原料以及物資,想運運不回來。”

“所以我認為,隻要馬裏亞納群島戰役日本人輸定了。為了確保防禦日本本土這三個那麼他們就會大規模調整部署。而美軍也不會停止進攻的腳步,在拿下馬裏亞納群島之後,會選擇下一個攻擊方向。而美軍的下一步攻擊方向,隻有兩個選擇,不是菲律賓就是台灣。”

“而不管美國人的攻擊方向,選在什麼地方,日本人基本上沒有翻盤的可能。按照我對美軍下一步進攻方向判斷,以及對那位所謂的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的情報收集,同時台灣現在已經完成要塞化的整體形勢判斷,美國人下個目標隻能是菲律賓。”

“拿下菲律賓後避開駐有重兵,以及已經要塞化的台灣,美軍會直接指向衝繩。也就是說最多再有一年的時間,美國人就會打到日本本土的邊上。到時候,我們在發起奪取南滿的戰役,恐怕會事半功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