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1 / 2)

楊震的想法是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能不能真正發展起來的基礎。原本華北各個根據地內,本身就缺乏高等教育人才,也無高等教育基礎。偽北京大學雖說是日偽創辦的,但是學生卻都是中國青年,而且大部分的教職員工也都是中國人。

在各大學全部遷往大後方,留在淪陷區的大學普遍學費高昂,使得很多學子無法去大後方就讀。選擇就讀偽北京大學和偽北平師範大學,也是這些學生迫不得已。這些青年學子並不是真心要當漢奸,選擇偽大學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而那些在偽北京大學任教的大學教授,與那些鐵杆投敵並給為虎作倀,替侵華日軍效力的漢奸應該區別對待。除了個別人之外,他們因為這些或是那些原因,未能跟隨各大高校南遷。為了謀生在迫不得已進入偽大學任教,並不等於他們甘心留下來當漢奸。

在淪陷後北平原來還有燕京大學等西方私立大學,可以接收這部分的教職人員。但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關閉燕京大學等西方大學之後,很多教授都無以為生。僅剩的輔仁大學和私立中國大學,不可能也無力全部接收這些教授。

他們擔任偽北京大學教授,隻是一份謀生的職業而已。對於這些人,還是應該區別對待的。華北各大根據地,缺乏高等教育基礎,更缺乏高等教育人才。在眼下華北工業建設即將展開的情況之下,建設我們自己的大學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個時候對於這些教授和教職人員,除了那些鐵心落水的,擔任文化漢奸或是身居偽職的之外。其餘不宜過於追究,而且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去追究什麼漢奸罪。這些人很多人都是書呆子,過於追究他們的責任,於穩定其他留平教授不利。

再說在本身就缺乏高等教育資源的情況之下,還這麼搞擴大化會傷及自己根本的,這些人留著比追究責任要好的多。這個時候搞什麼漢賊不兩立,實在是有些荒唐。眼下還沒有那個資本,就是這麼多的大學教師丟在一邊不管不顧。

楊震的想法,得到了主席的支持。用主席的話來說,對於這些書呆子,一個不殺、大部不抓,全部都要給予出路。即便是那位華北偽政務委員會教育督辦,主席的意思也是不要一棍子徹底打死,也要給予一定的出路。

最終在楊震的堅持之下此次華北工作會議,對北平、天津、太原等地的日偽所辦的高等教育,最終采取了合並的辦法。將偽北京大學以及私立中國大學中的理工院係,加上輔仁大學的理學院,合並為北平理工大學。

將文學院與偽北平師範大學、偽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偽北平體育專科學校、外國語專科學校合並。遷移到保定與偽河北省立師範學校,合並為保定師範大學。將偽北京大學商學院、法學院遷移到天津,合並天津工商學院,以及天津僅存的幾所私立專科學校,成立天津海河大學。

將幾個大學的所有醫學院全部分拆出來,以原北平協和醫學院為基礎組成北平醫科大學。偽新民學院則就地解散,所有的學生在經過甄別之後,安排進入保定師範大學學習。以輔仁大學農學係為基礎,加上偽北京大學農學院,遷往太原成立太原農業大學。

這幾所新成立的大學,對華北、華中各大敵後根據地以及平津地區招生。輔仁大學神學院保留原有的建製,與原燕京大學神學院合並改名為輔仁神學院,但除了眼下已經就學的學生之外不在繼續招生。

對偽係統各個學校的教職員工,同樣在甄別後,確無實際漢奸行為的一律留用。中國大學和輔仁大學的中國籍教授,則按照原有的薪金繼續聘用。同時動員西遷大學的留平教授,複出進入大學執教。

山東軍區從北平與濰縣日軍關押外僑的集中營中,解救出來的原外籍大學教授,由華北人民政府聘用,安置到各個大學繼續任教。對那些傳教士則全部轉送重慶,至於重慶方麵怎麼決定,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對原屬偽係統的各個高校所有的學生進行甄別,確認無日偽特務背景的學生,承認學籍並繼續學習。但所有的學生包括原中國大學、輔仁大學、天津工商學院所有學生在內,都要集中軍訓三個月。

在今後包括以後所有的中學以上學校的入學新生,都要進行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的軍訓。除了寒假放假之外,暑假一律下鄉支農一個月。同時每年的清明節,都要進行祭掃烈士墓的活動。

對入學新生進行軍訓,是東北早就開始實施的。用楊震的話來說,一鍛煉學生身體,二是增長這些學生的閱曆。不能讓這些學生,都培養成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要讓他們知道民間的疾苦,更要知道戰爭的殘酷。才能督促他們更加努力學習,別整天閑的沒事,搞這個或是那個,再不就整天的風花雪月。

對於楊震的這個建議,所有參加會議的高級幹部哄堂大笑之餘,這個決定也很快的通過了。就連主席都忍俊不住,也都指著提出這個建議的楊震鼻子,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也算是默認了這個建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