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1 / 2)

不過盡管在回答老總勸說的時候,楊震表現的很淡然。但他有些鐵青的臉色,依舊清楚的表現出他眼下很是不佳的心情。在整個戰役收工階段,被日軍用這種辦法給威脅了,換了誰都心裏不舒服。

其實楊震臉色有些不豫,不單單是這個時候被要挾了一把,讓他的情緒有些低落。還有一些事情,他沒有說出來。之前抗聯與日軍作戰之中,的確也出現過用老百姓當肉盾的情況發生。可基本上都是個別部隊的單獨行為,沒有像今天這樣整體出現過。

今天投鼠忌器的自己被日軍要挾,隻能給實際上已經成為板上肉的日軍讓開撤退的通道。讓日軍發現這種戰術很是管用,在不遠的未來作戰失利的時候,再一次采取這種戰術怎麼辦?這是在中國本土戰場作戰,而且戰線越往南,人煙也就越稠密。

這一次自己給他們讓開一條通道,那麼下一次他們會不會用老百姓做肉盾,掩護他們進攻?反正對於日本人來說,就算是中國人都死絕了,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什麼太大的壞處。他們可以不顧忌中國人的生命,但是中國人自己卻不能不有所顧忌。

這才是楊震雖然嘴上那麼說,但是臉色很不好看原因。更是讓他內心有些憂心忡忡的是,一旦一種陰毒的戰術,被自己的對手發現很有用處。那麼在這個對手已經是日薄西山的情況之下,會不會被他們當成慣例使用,這才是最難判斷和以相當難以讓人接受的。

窗外透過來的一絲陽光,讓楊震的眼睛略微的眯了眯。沉思了好大一會,也沒有想出破解這個可能會在今後不斷遇到難題的辦法。這是一個基本上無解的題目,除非是那種冷血動物,否則很難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老總看著盡管話是這麼說,但臉色多少還有些低沉的楊震,卻是沒有在這件事情再勸說什麼。微微沉默了一下後,老總才道:“這次會戰徹底結束,你跟我返回延安一趟。就此次戰局,向中央做一個全麵的彙報。而且就整個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中央也要爭取你的意見。”

“我先給你提個醒,中央現在正在決策遷往北平。我這次南下來冀南,就是就這件事情上爭取你的意見。陝北過於貧瘠,經濟基礎和物產也過於薄弱。中央大量的機關都留在陝北,已經給當地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中央的意思是,平津的經濟基礎比較好一些,而且靠近華北糧食主產區的冀中根據地。中央整體遷移到北平,部分機關遷往張家口或是天津、保定,可以有效的減輕陝北的經濟負擔。同時遷往北平,在安全性上也有較大的保證。”

聽到老總提起的這個話題,這才知道收複平津一線後,老總為何大部分的時間都坐鎮北平,調動部隊對北平周邊殘存日偽武裝以及土匪清剿,並親自主抓對北平的接收和管理,在前線的時間並不多真正原因的楊震,卻沒有立即回答老總。

知道這是老總,在替主席征求自己意見的楊震,在仔細考慮了一下之後才道:“老總,中央的這個想法我是支持和讚成的。從眼下整個戰場態勢,以及我們未來發展來看,中央眼下遷到北平,遠比留在陝北要適合的多。”

“北平地處平漢、平綏、平津鐵路交彙處,並擁有南苑機場等起降條件遠遠好於延安的機場,整體上的交通環境遠比偏安一隅的陝北有利。而且與華北主要糧食產區冀中相距不遠,並有鐵路可以利用,完全可以充分保證中央機關的供給。”

“而且北平距離北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也是近在咫尺。在郊區就有門頭溝煤礦,距離唐山的開灤煤礦也不遠。糧食以及各種物資供應的保障條件,都遠遠好於地瘠民貧的陝甘寧邊區。”

“如果中央能夠整體遷移到北平,隻在陝甘寧留下部分的留守部隊。這樣一來陝北老百姓的負擔,將會至少減輕三分之二。同時無論是工作條件還是生活條件,乃至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北平也都要遠遠的好於陝北。而且北平在國內政治、軍事上的地位,也不是偏安一隅的陝北可以相比的。”

“最關鍵的北平背靠我察哈爾、熱河解放區,西隔太行山與我山西解放區相望,整個河北以及冀東一線,眼下已經被我軍牢牢的控製。可以北平現在已經地處我華北解放區的核心位置,在安全上也遠不是三麵都有威脅的陝甘寧邊區可以相比的。”

“老總,如果中央征求我的意見,我是支持中央遷移到北平的。不過,我建議中央在遷移到北平之後,主要部門和中央主要領導也先不要進駐北平城。暫時駐紮在西山或是頤和園一帶,比較好一些。這些地方植被茂密,對防空還是很有幫助的。”

“小鬼子在戰場雖說被我們打敗了,但是搞起下九流的手段,卻是相當的擅長。而北平作為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多年,又是七七事變之前,日本人對整個華北滲透的前沿,特務機構多如牛毛,整體上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