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2 / 2)

不過這次出動奇葩軍艦的不僅僅是陸軍,在海軍出動的三艘戰列艦之中,也有兩艘奇葩一樣的軍艦。日軍這次出動的三艘戰列艦之中,除了上次出動的山城號戰列艦之外,還有兩艘用老式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

隨著一九四三年南太平洋幾次海戰下來,日本海軍損失雖說整體上看還不算大。但每一艘的軍艦戰沉,尤其是大型艦艇戰沉,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損失。特別是建造時間緩慢而又異常,又是眼下主要海戰模式的航空母艦損失,對於日本海軍來說補充遠沒有他們的敵人快。

為了彌補航空母艦的戰損,日本海軍除了想盡辦法加快新艦艇的建造之外,對老式戰艦也動起了腦筋。幾經挑選之後將老式的,航速和裝甲已經跟不上現代艦隊,自服役以來又屢屢出現重大事故的兩艘伊勢級戰列艦,加裝了飛行甲板和起降設備改為航空母艦。

按理說有著龐大艦體的戰列艦,改裝成為航母倒也不算太出格。全世界有航母的美、日、英三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都是用大型船舶改裝的。而且眼下日本海軍造船廠之中,正在加班加點的用大型民用船隻改造航母。

用老式戰列艦改裝的雖說沒有,但勉強也是一種手段和方法。可除了拆卸掉艦尾兩座炮塔,以及大部分的副炮之外,幾乎保留了全部正麵火力。隻在艦尾炮塔處,加裝了飛行甲板的改裝,那就顯得很特殊了。

雖說這兩艘戰列艦改裝完成之後,可搭載二十二架艦載機,同時又保留了正麵總計八門三百五十六毫米主炮,讓這兩艘航空戰列艦火力,至少看起來顯得異常的強大。同時具備兩種作戰手段,也顯得很全麵。

可這兩艘改的不倫不類的航空戰列艦,卻因為原始設計的原因,與日本海軍當初想象的壓根就兩碼回事。起降飛機的時候火炮根本不能開火,一旦主炮開火飛機也不能起降,等於是自己廢掉了半拉身子的武功。

而前甲板日式軍艦慣有的高樓大廈一樣的艦橋,也很容易讓艦載機在起降的時候,狠狠的與艦橋來一個接吻。這個吻也許對戰列艦不要緊,可艦載飛機卻是肯定無福享受的。最關鍵的是這兩艘軍艦,隻能起飛艦載機而不能回收艦載機。

艦載機在起飛之後,要麼降落在水麵上,要麼降落在其他的地方。總之這兩艘航母與陸軍那兩艘航母一樣,都是隻能放飛不能回收的主。而與其他航母煙囪在另外一邊不同,這兩艘航空戰列艦的煙囪正好對著飛行甲板。軍艦行駛時煙囪噴出的黑煙,會讓飛行員猶如在黑霧中一樣。

更為要命的是這兩艘軍艦,目前除了幾架可以吊放到水麵上起飛的水上偵察機之外,也沒有合適的艦載作戰飛機。預定搭載的彗星艦載機,在正常航母上起降尚且事故百出。在這樣的所謂航母上期間,恐怕就更加難以起降了。

所以這兩艘航空戰列艦在四三年底改裝完畢之後,就一直訓練、再訓練,磨合、再磨合。無論是南方戰局再緊張,也就在家門口打轉轉,根本就派不上用場。預定搭載的航空戰隊,也是訓練、再訓練,始終無法形成戰鬥力。

這樣的既有航空支援能力,又有強大火力的兩艘大型軍艦,就這麼留在本土轉圈。很是讓下麵被到處奔波支援作戰而搞的疲於奔命的艦隊,對於海軍將這兩艘奇葩外加那幾艘國寶,留在家裏麵怨聲載道。

應該說一向以英國人為師的日本海軍,就是比陸軍講民主。在下麵的抗議之下,海軍幹脆利用這次機會,將這兩艘總是改裝不好的航空戰列艦派了出來。一是利用搭載的幾架水上飛機,為艦炮開火做校射,以免浪費海軍寶貴的大口徑炮彈,再也是平息下麵的不滿。

更何況這兩艘航空戰列艦,雖說除了幾架水上飛機之外,沒有搭載任何的艦載機。但是改裝出來的寬大機庫,正好可以裝載更多的登陸物資和兵員。而保留的八門三百五十六毫米主炮,也可以滿足陸軍所需的火力支援。所以將這兩艘軍艦派出去,對於海軍來說也算是一舉四得。

到底是一家人,不管窩裏怎麼鬥,但畢竟還是砸斷骨頭連著筋。日本陸軍非要搞軍艦,這種不是他們本職工作的事情。海軍則在那邊瞎折騰,硬生生的將兩艘戰列艦,改裝為兩艘非驢非馬的航空戰列艦。論起奇葩來,海軍也不比陸軍差到哪裏去。

不過眼下好在眼下抗聯沒有一艘軍艦,又是在周邊有多處日本海軍基地的環境之下作戰。用不到海軍艦載機支援,隻需要海軍艦炮火力支援。擔任護航的日本海軍派出這兩艘奇葩來,按道理來說也算是比較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