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1 / 2)

而還不知道他的對手,已經秘密給他們準備了好幾桌盛宴的日本海軍。為了支援此次陸軍登陸作戰,雖說沒有按照陸軍的要求,出動航空母艦以及全部部署在本土的戰列艦,但是本土驅逐艦一級艦艇以及各種登陸艦,也可謂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提供支援。

日本海軍下了本錢,日本陸軍也沒有保留的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將手中的那點艦艇本錢也都拿了出來。不僅將本土所有能夠抽調出來的運輸船和登陸艦,都抽調了出來。就連神州丸、秋津丸,這兩艘非驢非馬,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陸軍航母運輸船也派了出來。

沒錯,這兩艘陸軍所屬的軍艦,雖說眼下的名字叫做丙型輸送船。但是這兩艘軍艦的設計初衷,卻都是具備運輸能力的航空母艦,也就是說可以攜帶作戰飛機的運輸船。尤其是秋津丸不僅搭載有艦炮、登陸艇,還有全通式的甲板,還可以裝載八架艦載機進行作戰。

這艘軍艦現在看的確有些不倫不類,但其實設計理論還是很先進的。擱在後世加上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戰鬥機,那就是一艘地道的兩棲攻擊艦。可若是放在現在,就有些非驢非馬的東西就先進過頭了。而且因為無專業起降設備的艦艇,隻能攜帶八架非武裝飛機,在實戰之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如果劃歸海軍,經過一定的改進,倒是還可以作為護航航母使用。可偏偏是陸軍設計、製造,並配備給陸軍船舶工兵部隊的。被陸軍當成眼珠子一樣的使用,要是交給海軍,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可陸軍卻又偏偏沒有專門的艦載戰鬥機,隻能以陸基飛機濫竽充數。再加上缺乏艦載機使用的經驗和設備,這艘陸軍花費了巨大代價製造的航母,在實戰之中更多的是起到兩棲登陸艦的作用。

而在別的國家,不管這艘軍艦主要的使用目的是什麼,但是隻要算的上軍艦的,都是歸海軍編製和裝備的。陸軍也有一些船舶,但都是小型的短途運輸類船舶。給陸軍裝備兩棲攻擊艦,不,應該叫做航母,全世界也隻有眼下的日本陸軍一家。

這邊海軍的損失越來越大,眼巴巴的等著船廠製造新的艦艇,甚至不惜將那些改為訓練艦拉出來充數。可陸軍的兩艘有一定作戰空戰能力的軍艦,就是不給海軍用。而海軍在這兩艘陸軍航母建成之後,也是堅決不給艦載機技術以及起降經驗的。造成這兩艘軍艦,在建造完成之後,壓根就沒有起到陸軍希望他們起到的作用。

這兩艘秋津丸號與神州丸,是日本陸軍的鎮宅之寶,被日本陸軍當成了眼珠子一樣的使用,這次也幹脆一次性的都拿了出來。至於船廠之中的秋津丸的姐妹艦,則因為剛剛開工,現在還指望不上。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陸軍將這兩艘軍艦一同派了出來,也算是當著海軍的麵舍出老本了。而此次祁口登陸作戰,也是眼下已經是顯露出窮途末路的日本軍隊,在二戰之中最後一次實施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其實在楊震看來,日本陸軍的這種做法雖說有些過於奇葩,但從日軍的整個軍事體係和所麵臨的作戰特點來說,還是很符合自身特點的。作為資源貧瘠的島國,卻又有著強烈擴張野心的日本如果向外擴張,登陸作戰肯定是常規的作戰模式。

日本雖說有著一支強大的海軍,但在太平洋的那一頭還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在等著他們。與中國這樣有海無防的弱國作戰,日本海軍倒是可以全力支援。但一旦與美英這種海軍強國作戰,海軍很有可能是自顧不暇。

到時候陸軍所需的資源,誰來運輸和保護?登陸作戰所需的艦艇,海軍能夠完全滿足嗎?過分的指望著輔助艦艇同樣不多的海軍,很多時候反倒是容易誤事。再加上日本陸海軍之間,幾乎是很難調和的矛盾,誰能保證每次作戰海軍都會提供足夠的艦艇?

不管怎麼說,楊震看來日本陸軍選擇建造這樣的艦艇,自己手中有一款可以實施有限空中支援的登陸艦艇,還是符合日本陸軍自身作戰特點的。隻是在這個時候,這個設計理念多少有些顯得先進過頭了。

而且陸海軍之間的矛盾與隔閡,使得海軍拒絕提供所需的設備和建造、使用經驗。再加上過於先進的設想,卻受製於現在的技術能力,以及缺乏後世真正兩棲攻擊艦的那些裝備,也使得這些艦艇最終還是成了半拉架子工程。

但絕對不能說這兩艘軍艦,就真的是一無用處。尤其是秋津丸號,如果真正配上艦載機,安裝艦載機起降設備,這種軍艦在實施登陸作戰的時候還是相當有威脅的。至少解決部分登陸作戰空中支援上,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蚊子雖小,被叮一口也是相當不好受的。

當然現在這兩艘二戰時期的兩棲攻擊艦,在出現在祁口外海的時候,甲板上除了日本陸軍部隊之外,是光禿禿的一片,一架飛機也沒有。但這種有著龐大機庫的軍艦,搭載日軍各種登陸艇能力,卻是相當的了得,也遠遠超過一般的登陸艦艇,至少美國人的登陸艦是比不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