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2 / 2)

但在整個平漢路戰場的身後,抗聯的一個師、晉察冀的一個縱隊,卻沿著冀晉交界處秘密展開。晉察冀的一個旅加強了冀中的一個團,已經秘密進入山西,不動聲色的搶占黃榆關、馬關周邊各個要點,做好了戰鬥準備。

在此次會戰之中,楊震盡可能的想辦法將老部隊與新部隊搭配使用。尤其是在一些不是很關鍵的戰鬥之中,為了讓新部隊盡快的提高,他采取了很多的辦法。這其中不僅僅包括抗聯的部隊,還包括歸自己指揮的華北各個戰略區的部隊。以便統一調配使用、以老帶新,加快新部隊的成長。

所以他調晉察冀一個旅秘密進駐馬關、黃榆關的時候,還加強了冀中部隊的一個新編團。除了增加這個旅在需要的時候,可調動和使用的兵力之外,就是為了以老帶新,加快新部隊戰鬥力的形成。

而在平漢路打響的同時,在其東麵戰場陳翰章也集中了兩個多師,在裝甲集群的配合之下,對已經被其吸引至恩縣至舊城之一百師團展開全線反擊。重點就是一百師團的右翼,切斷該部與德州一線日軍之間的聯係。

陳翰章手中的坦克部隊,與配屬給一百師團的日軍獨立戰車第四旅團則率先打響。而此時被分割的使用的獨立第四戰車旅團,在之前解救七十二師團的猛攻之中。被抗聯成梯形,部署在縱深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與一線部隊的無後坐力炮、火箭筒采取遠近火力配合的戰術,已經損失了近一半的實力。

尤其是抗聯裝備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使用的蘇式三五零穿甲彈,在八百米的距離可以輕鬆擊穿,獨立戰車第四旅團裝備日軍最新式的三式坦克,五十毫米厚的前裝甲。至於日軍相對於老式一式坦克,如果不是觀瞄係統略微差一些,一千米開外的距離完全可以做到擊毀。

當初陳翰章在完成對七十二師團的包圍,接到楊震的電報,特地給一百師團正麵的部隊,加強了這種支援與反坦克兩用火炮的編製,並額外增調了一批穿甲彈,配發給參戰部隊的炮營使用。

這種抗聯自大規模裝備以來,還是第一次真正表現出其除了火力支援之外,另外一種重要反坦克工作的火炮,在之前的阻擊戰之中表現的異常出色。利用其射程遠、精度高,配備穿甲彈威力大的優勢,幾天的激戰下來擊毀了日軍獨立戰車第四旅團四十餘輛坦克。

在實戰之中這款加農炮表現的異常出色,對日軍的坦克完全做到了命中即擊毀。尤其是抗聯部隊在使用這款火炮進行反坦克作戰的時候,采取了交叉射擊的戰術,對日軍坦克的殺傷力猶大。

為了壓製抗聯的這種威力猶大的火炮陣地,一百師團在進攻的時候,調動了大量的地麵炮兵實施火力壓製。而這個一百師團在出擊之前,內山英太郎為其配備的大量炮兵,也讓其有這個實力與抗聯炮群對抗。

為了給坦克掩護步兵盡快的打開缺口,創造最有利的戰機,尤其是為了消滅當麵抗聯部隊的反坦克炮。在一百師團攻擊方向,幾乎投入了全部火炮的日軍炮兵與抗聯的炮兵,打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高水平炮戰。

雙方每天的激戰發射的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徑炮彈,平均都在三千餘發左右。抗聯的阻擊部隊的陣地上,最多一天落彈達到了上萬發。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日軍發射的步兵炮,以及迫擊炮彈。

不過日軍雖說下了血本,但抗聯的炮兵也一樣不含糊。隻是抗聯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多,但一百師團加強的四門八九式和七門九二式加農炮,在最大達到一萬八千米的射程上,卻始終在射程上壓製住抗聯炮兵一頭。在幾天的激戰之中,給抗聯的炮兵帶來很大威脅。

好在雖說榴彈炮無法與日軍的加農炮群對抗,但抗聯的火箭炮群雖說精度不如這兩款日式加農炮。但是無論是射程,還是火力密度,都遠遠超過日軍這兩款加農炮,有效的壓製住日軍遠程炮群。才沒有讓日軍的加農炮群,給抗聯的阻擊部隊造成太大的損失。

再加上內山英太郎中將把戰車第四旅團,分散的配給各個步兵大隊。使得這個獨立戰車第四旅團,雖說裝備了日軍最新式的坦克。但之前整個阻擊作戰之中,並未給抗聯的部隊造成太大的威脅。

之前在棗南戰場上,抗聯的裝甲部隊重點一直在七十二師團身上,沒有顧的上日軍的戰車部隊。眼下七十二師團已經奄奄一息,已經騰出手的抗聯坦克部隊,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這個獨立戰車第四旅團。

此次為了搶在日軍後續兵力抵達,完成對一百師團的反包抄,陳翰章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將幾乎所有能調動的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都調了過來,對一百師團兩翼實施穿插、包抄。試圖利用坦克集群的突擊力,盡快的完成對一百師團的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