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冀魯豫軍區目前在一一八師團周邊的兩個旅,而是原平漢線以東戰場冀魯豫軍區所有的部隊。這樣我軍可以在一一八師團正麵,集中一個師另三個旅外加五個團的兵力。建製雖說複雜了一些,但兵力上還是足夠的。”
“如果可行,在對一百師團發起反擊的時候,同時對一一八師團采取行動。如果不可行,則重點還是放在一百師團身上。”
“在圍殲一百師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日軍後續兵力。既然下決心打了,那就往狠了打,爭取一鼓作氣完全、徹底的解決這個一百師團,並配屬其作戰的獨立戰車第四旅團。不過要注意日軍後續投入的兵力,以及目前還未出現的獨立戰車第二旅團。”
“尤其是在左翼方麵,一定要多加注意。按照眼下日軍的整個戰略意圖,至少在魯西北方向,日軍不可能僅僅投入兩個師團。至於平漢線以東的日軍五十師團由西集群負責,東集群主要作戰方向,還是以廣宗至新河一線以東。”
“另,在魯北正麵戰場,也要同時采取多路反擊的戰術。務必要死死的牽製住,日軍德州戰場以東各個師團。恩縣至舊城一線打響,勢必要引起連鎖反應。這個方向不僅日軍會投入後續兵力,甚至有可能會在德州、寧津加大攻勢,以策應德州以西戰場。”
“要在解決一百師團的同時,視情況著手解決德州之敵。如果需要,可以從南宮西南戰場,抽調一部兵力加入德州戰場。但下一步針對整個德州周邊戰場,在部署上如何考慮的,要盡快上報。”
在柴世榮快速的擬定完畢電報出去之後,楊震將視線又轉回到地圖上。猶豫良久,下定決心在平漢路兩翼發起全線攻擊。不管日軍動向如何,隻要自己這邊打響,引發的日軍連鎖反應,都會讓一切隱蔽在下麵的動作暴露在水麵上。
眼下陶淨非秘密抽調的一個師,已經進抵石門以西。晉察冀的一個縱隊,也已經秘密抵達指定作戰地域。不管日軍在晉東南有什麼企圖,自己手中的實力都足以應對。既然萬事俱備,那麼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先打他一家夥再說。
重點就放在平漢路以西的一一七師團身上,隻要打了一一七師團,日軍在晉東南戰場,無論有什麼的想法,便都無法在隱蔽下去了。一一七師團一個支隊,不是緊咬著冀魯豫軍區部隊不放嗎?那就先拿他開刀。
在平漢線兩側戰場,以及晉東南戰場不管日軍在玩什麼貓膩,隻要打掉平漢路兩側日軍的這兩個師團其中的一個。他們不管有什麼樣的花樣,都要徹底的暴露出來。這樣,問題就好解決了。
下定決心的楊震立即命令已經南下各部,在平漢路兩翼對日軍實施全麵反擊。尤其是已經抵達沙河一線的十八師,不惜一切代價死死的纏住五十師團。平漢路以西戰場的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則立即先對一支咬著其不放的一一五師團支隊發起攻擊。
同時楊震給副指揮也發了一封電報,除了通報自己的決心之外,同時建議既然日軍不分兵,將兩個師團死抱成一團,那麼就兩個師團一起打。隻要能重創兩個師團,使其喪失繼續北上的能力。那麼在整體效果上,與徹底圍殲一個師團,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至於太嶽軍區方向,楊震認為這個時候,完全可以隻保留一部警戒部隊便可。這個時候,那個方麵也承擔不起主動挑事的後果。既然南同浦鐵路沿線,已經基本無大的戰事發生,完全可以再抽調太嶽軍區一部參戰。
這樣一來,晉東南戰場上我軍的兵力數量,要多於長治以南日軍兩倍。同時在火力上,並不比日軍這兩個師團差。最關鍵的是在山區地形之下,日軍這兩個師團之間以及自身,不是一點縫隙沒有。
隻要能集中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捅他一家夥,未必真的尋找不到戰機。山地作戰,我軍至少不次於日軍。隻要能重創這兩個日軍師團,付出一定的代價,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楊震建議副總指揮,既然這兩個日軍師團死活不分開,那就將這兩個日軍師團放在一起打。
如果重創日軍這兩個師團,整個晉東南戰場即便有一些風浪,但是整個南線就可以說就安穩下來。日軍無論在搞出什麼花樣來,都有充足的應變手段,至少不至於陷入三麵受敵的態勢。
在楊震看來相對於涉縣方向,明顯是分散晉東南戰場十八集團軍的兵力配備,以及注意力的行動來說,長治以南戰場的兩個日軍師團,才是日軍整個部署之中的重中之重。將這兩個師團削弱到無進攻能力,也就等於卸掉了日軍在晉東南戰場最結實的一支胳膊。而眼下集中在晉東南戰場上的部隊,未必就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