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麵臨大海、北靠冀東,境內有北寧鐵路、津浦鐵路相連,交通遠比北平便利。而且選擇津浦鐵路和天津,作為主攻方向還可以得到海軍的全力支持。在岡村寧次看來,收複天津並重新打通津浦鐵路、北寧鐵路,才是最應該做的。
最關鍵的是岡村寧次認為,此戰之中應該以殲滅河北戰場上的共產軍為目標,而不應該追求攻城略地。隻有消滅了河北戰場上的東北共產軍,才能重新奪回並守住整個河北與平津地帶。而且隻要打通了津浦路,消滅津浦路上之共產軍,平漢路上的共產軍也將很難站住腳。
否則就算重新控製整個河北與平津一線,也是很難守住。畢竟大本營不可能將這麼多的兵力,一直都留在中國戰場。一旦戰事結束後,大本營撤走部分增援兵力,單靠華北方麵軍自己,是很難在周圍敵軍環視的情況之下,同時固守住平津一線和津浦、平漢兩條鐵路線的。
作為一員老將,岡村寧次的眼光還是很犀利的。他一眼就看出大本營這個部署的真正所在,不僅僅是重新打通津浦鐵路,還要重新打通平漢線以及收複北平。這個目標岡村寧次認為,按照眼下敵軍的實力來說,手張的有些過大了。
原本一直認為本營給自己調集援軍的時候,始終磨磨唧唧不肯一次性調集足夠的兵力增援。而且總是顯得胃口過大,這個地方不肯放棄、那個地方不肯丟,結果讓自己始終無法集中足夠的兵力,才是第一階段會戰失敗主要原因的岡村寧次。
並不清楚大本營發動此次會戰的最終目的,遠不是單純為了重新打通與關東軍地麵聯係這麼簡單的他。對大本營此次作戰部署,表示了相當的不滿意。認為大本營以平漢線為主要作戰目標,還是犯了胃口過大的老毛病。
岡村寧次堅持以津浦路為主攻方向,而後宮淳大將則堅持大本營的計劃絕對不能改變。想法背道而馳,卻是誰也不肯低頭的兩個人,讓這次作戰會議一連開了三天,也沒有吵出一個結果來。
隻是出乎岡村寧次意料的是,原來始終不肯表態,在第一階段作戰之中,甚至對自己多方製肘的畑俊六大將。這次卻是一反常態,堅決的站在了自己一邊。並多次與後宮淳大將親自溝通,說服後宮淳大將改變態度。
後宮淳大將被說服,也就意味著此次在華北進行的反擊作戰,地麵作戰主攻方向基本已經定下來。不過後宮淳大將也一再叮囑中國派遣軍,此次作戰一切以帝國整體利益為重,各方麵要全力配合。
陸軍方案定了下來,但是海軍方案卻是遲遲拿不出來。海軍這次能拿出寶貴的特別陸戰隊,以及更加寶貴的戰車部隊,配合陸軍作戰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也不能不說海軍出力小。但是對於海軍隻肯出動兩艘航母配合作戰,並一再聲稱陸軍完成登陸作戰之後,立即將這兩艘航空撤走,卻是引發了在座的所有陸軍高級將官的不滿。
眼下陸軍方麵能夠投入到此次反擊作戰,傾其所有也隻有二百多架飛機。此次登陸作戰,陸軍還指望海軍能夠承擔爭奪製空權的重擔。可海軍隻願意出動兩艘航母,並在登陸作戰完畢之後立即撤離,這無疑讓陸軍很是失望。
倒不是海軍真的不想賣力,畢竟大本營已經決定,在此戰過後將整個膠東半島劃歸海軍管理,這一點讓海軍也相當的動心。除了青島等幾個港口之外,膠東半島的招遠金礦,可是讓海軍一直都垂涎三尺。
隻是海軍的主力都在中太平洋的特魯克島基地,本土能夠抽調出來的航母隻有三艘。而從中太平洋特魯克島基地調回艦艇,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又是相當冒險的舉動。整個西太平洋,眼下到處密布著美國的潛艇。
最關鍵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並已經拉開了反擊的勢頭。日本海軍實力已經處於下風,實在無力在抽調出太多的艦艇。因為誰也不知道眼下並不逐島爭奪,而且經常性逃過一些位置重要島嶼的美國人,下一步的方向是哪裏。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美國人想要插向關鍵部位,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側翼掩護,也不用考慮什麼被敵軍包抄。強大的美國海軍,幾乎想打哪裏就打哪裏。日本人不在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保持足夠的兵力。沒準膽大包天的美國艦隊,有一天興許直接打到日本本土來。
所以日本海軍眼下可抽調的兵力,實在算不上太多。尤其是日本海軍認為敵軍無海軍,支援登陸的軍艦,唯一的作用就是對登陸點實施炮擊。而渤海灣一線敵軍又無德軍在大西洋沿岸修建的那樣永備工事群,派太多的艦艇沒有什麼用。調來幾艘老式戰艦外加幾艘驅逐艦,已經是足夠使用了,而航空母艦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