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1 / 2)

交待完畢陳翰章之後,楊震轉過頭對杜開山道:“老杜,你認為日軍如果準備在渤海灣登陸,選擇的地點會是大致在什麼位置?是北麵的天津,還是中部的新海境內,或是山東境內的黃河河口地區?”

“整個渤海灣地勢平坦,雖說適合登陸作戰的硬灘地形不多。但我們也沒有那個實力,去在適合登陸的地區處處設防。你在渤海灣沿線跑了這麼長的時間,心中該有一個重點方向了。今天就咱們三個人,你可以敞開了談。我說過,我今天不僅帶著嘴,更是帶了耳朵。”

聽到之前一直與陳翰章談話的楊震,突然將話題轉向自己,把杜開山下了一跳。好在有些東西,他已經形成大致的思路,倒不用臨時抱佛腳。雖說有些時候有些過於桀驁不馴,但是杜開山能讓楊震那麼重視,能力和水平還是有的。

對於楊震的提問,杜開山雖然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接過陳翰章的指揮棒之後,走到地圖前道:“一號,我認為日軍如果決定在渤海灣登陸,最終的地點隻能是一個地方,那就是祁口。”

“至於北麵的天津,或是南麵的黃河口兩翼都幾乎無可能。原因很簡單,天津的位置太過於靠北。而且天津戰場周圍已經穩定,距離其他各個方向的戰線,距離都過於太遠。單獨依靠登陸作戰,這個代價會很大。而且天津的緯度高一些,海冰開化的時間也晚。”

“同時在丟掉了塘沽之後,天津周圍可選擇的登陸地點隻有北塘。這個麵,有些過於狹窄不說,而且北塘並不適合重裝備上岸。日軍在天津周圍虛張聲勢,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有可能。但是真正在天津登陸作戰,我認為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

“當然,如果日軍孤注一擲的話,強行在天津周圍登陸也不見得不可能。畢竟天津距離北寧線近在咫尺,如果日軍想要打通與關內的陸地聯係,天津至秦皇島一線自然是首選目標,但我認為這個方麵出現的概率並不是很大。”

“如果南線不取得進展,他們就是拿下天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天津在整個河北戰場上的位置,決定了天津不可能是日軍登陸的主要方向。但日軍如果可以調集足夠兵力的話,也許會在天津一線采取一定的佯動戰術。”

“至於黃河口附近,雖說距離戰場的核心地帶最近,但是這裏卻是最不適合日軍登陸的。黃河口的位置,不僅過於偏南。而且黃河灘塗的麵積過大,河口附近的水深很淺,並不適合大型的艦艇提供火力支援。”

“最關鍵的是這裏都是爛泥潭,日軍上岸之後需要跋涉的路程過長,重裝備也無法立即上岸。我在勘察黃河口的時候,沿著黃河口一直走了相當遠才到海邊。所以說黃河河口以北,並不符合登陸作戰的需要。”

“但祁口方向就不一樣,這裏的水深足以支撐大型艦艇,盡可能的靠近海岸,以便就近提供火力支援。而且這裏為硬質海灘,適合登陸作戰。位置正好在我軍天津至冀魯交界區,這兩大戰場的腰部,一旦登陸成功對我軍的威脅是最大的。”

“這裏距離津浦線的直線距離不遠,過了津浦線就是子牙河。從這裏登陸,沿線無較大河流,地形可謂是一馬平川,極其有利於日軍快速的進攻。一旦讓其快速推進到青縣,不僅可以直插我東集群背後,同時也對我西線同樣形成威脅。”

“而且祁口正麵的青縣也正是我軍,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整個兵力部署的薄弱區。我軍現在的整個部署態勢是,南麵主要集中在冀魯邊地區,北麵主要集中在天津戰場。整個滄州至青縣段,正好是我軍明麵上防區最薄弱的地方。”

“最關鍵的是我查過資料,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庚子事變期間,祁口方向不僅多次有過列強登陸的曆史。就在三七年的保定會戰的靜海戰鬥期間,日軍曾經在祁口方向發起過一次登陸作戰。雖說那次日軍實施登陸戰的兵力不多,但足以說明祁口一線適合登陸作戰。”

“無論是水文、地理,還是地形的熟悉情況,日軍如果實施登陸作戰,我認為還是應該在祁口。不過他們為了迷惑我們,或是窺視我們的虛實,在渤海灣其他地方,很可能會展開一係列的佯動。”

杜開山的斬釘截鐵,讓楊震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走到地圖前沉思良久,楊震才看著杜開山,卻問了一句讓陳翰章多少有些滿頭霧水的話:“我現在想知道的不僅僅是你的判斷,更想知道你考慮這麼長時間的答案是什麼。”

對於楊震的提問,知道一號指的是什麼的杜開山,這次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道:“一號,無論您派我去那個方向,我都保證百分之百完成您交待的任務。這次如果還犯老毛病,不用您說話,我自己就將腦袋擰下來給您當夜壺。”

對於杜開山的這番保證,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你的那個腦袋,還是留在你自己的脖子上穩當一些,我用不了你那麼大的夜壺,也享受不起你那麼大的夜壺。但今天你既然下了這個決心,我就希望你能夠記住今天的承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