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2 / 2)

“我是你的上級,老杜是你的老戰友,都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今天你有什麼說什麼,竹筒倒豆子徹底的倒出來。很多時候我這個一號,在軍事部署上,你們這些方麵指揮員的意見很重要。”

楊震的話音落下,陳翰章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略微沉思一下,才從楊震的第一個問題開始回答:“一號,我之所以這個判斷。不僅僅是從山東戰場的態勢,也從我軍眼下麵臨的整體情況,以及日軍指揮官對戰局的了解上做出的。”

“因為日軍也很清楚,我們在第一階段的會戰之中,雖說連續拿下了平津以及幾乎整個河北,但我們自身的損失也相當的嚴重。而且隨著戰線的南退,補給線也逐步開始拉長,對後勤方麵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他們更清楚的是,整個華北戰場並沒有給我軍提供出糧食之外,其餘所需物資條件。我們作戰所需大部分的物資,都要千裏迢迢從東北運來。同時日軍對坦克並不陌生,他們很清楚這些裝備都是油老虎。”

“眼下除了東北之外別說華北,就是整個中國都沒有給我們提供足夠油料的地區。也就是說,在進至冀魯豫地帶之後,隨著補給線的拉長。無論我們情願不情願,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補充兵員,以及囤積物資和彈藥。”

“在部隊攻擊能力恢複,以及囤積持續作戰的足夠彈藥和物資之前,我們已經無法繼續南下。在我軍抵達冀魯邊地區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為力已經不能穿透魯縞的,那支以及達到極致的強弩。”

“這也是日軍為何短時間之內,敢於在山東唱空城計,全力應對豫東戰場,並按部就班的籌集援軍。眼下日軍雖說比我們有後勁,但是從日軍麵臨的整個從東北到澳大利亞的戰局來說,他們想要抽調出足夠的兵力,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我們在喘息,他們一樣在喘息。我們需要補充戰損,損失更大的他們也一樣需要補充戰損,並位反撲調集足夠兵力。而且與我們相比,他們還要考慮怎麼樣去應對,活動在其腹地的我各個敵後抗日武裝,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相比較之下山東境內的整體形勢,雖說要比豫北複雜一些。但是對於日軍來說,山東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會首選山東。即便日軍放棄了青島港,放棄了膠濟鐵路,但是他們依舊控製著煙台、龍口港,以及從煙台到濟南的公路。”

“這兩個港口的規模雖說不如青島,但是兩個港口加在一起,運力並不比青島小到哪裏去。而且山東境內濟寧以下,完全可以通航到隴海路沿線的運河,也可以補充其一部分的運力。山東的交通環境,要遠遠的超過還有大麵積黃泛區,同時無鐵路和水運支撐的豫東。”

“同時眼下的山東在整個華北處於的戰略地位,以及其有利於防禦的地形,都決定了日軍是不可能放棄整個山東。山東地勢中間高而四圍低,除了膠東半島臨海之外,其地勢較為平坦的魯西與魯中之間,則有大量的湖泊為天然屏障。”

“山東向北連接景、滄,順運河北上可直達平津,向南則直達徐、邳,俯視兩淮,向西可直插豫東平原。自古以來無論是南攻北守,還是北攻南守,山東都是主要戰場。而眼下對於日軍來說,一旦山東有失整個淮北將再無屏障。”

“相對於豫東來說,整個山東的地形對日軍也更加有力。限製了我軍之前利用坦克,大範圍實施穿插攻擊的能力。整個山東境內,我軍唯一可以大規模使用坦克的地形,就是運河以西的魯西地區,這就本身限製了我軍的穿插線路。”

“同時運河沿線從黃河南岸東平湖開始,一直到微山湖南端延伸到的蘇北銅山,期間一連串湖泊,也可以成為天然屏障。保證其在向北發起全線反擊的時候,側翼不被我軍大範圍迂回穿插包抄。”

“日軍在向冀魯邊地區發起全線反擊的時候,在側翼隻放上部分兵力,與豫北、豫東日軍構成一體,利用運河沿岸的大大小小湖泊,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側翼安全。可以將更多的兵力,都放在正麵以及我軍側翼的登陸上。”

“這一點是豫東和豫北,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其如果選擇豫北作為主要出擊地,我軍集中大量的坦克,從魯西方向強行穿插,可以直接包抄其主攻部隊的側翼。同時日軍從豫北作為主要出擊方向,攻擊麵也相當的狹窄。”

“而且其周邊都是我軍部隊,也根本就不利於行動之前的保密。最關鍵的是以交通相對不便的豫北,為主要攻擊方向,那麼日軍就要提前大量調集兵力。這等於告訴我們,他們的主攻方向在那裏。選擇山東為主攻方向,則這一切問題對於日軍來說都不在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