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敵軍的空中優勢,讓他也不敢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海軍艦隊上。而這幾個機動炮兵陣地,在前幾天的戰鬥之中,也的確配合海軍艦隊,對遏製抗聯的攻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現在沒有了海軍艦炮的支撐,這些手短的炮群卻悲劇了。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炮擊,抗聯參戰的炮兵部隊,整整打出去兩個多基數的炮彈。除了海河河麵,以及兩岸已經確定無中國人作為肉盾的高炮陣地,落彈上千發之外,日軍地麵炮兵機動炮群陣地也落彈達到了上千發。
一個多小時的炮擊結束之後,日軍所屬的炮兵幾乎喪失了所有機動火力,損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大口徑火炮。剩下的戰鬥之中,隻能靠部署在中國人聚居區內,依靠中國人為肉盾的固定炮兵陣地作戰。
隻是這些固定炮兵,想要轉為機動炮兵卻是並不容易。因為那些火炮弄進居民區固然不容易,但是想要弄出來也一樣不容易。日軍苦心積慮固然占了一些便宜,但沒有想到轉過來,卻反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在整個攻堅戰之中,對抗聯攻擊部隊威脅最大的日軍機動炮群上了西天後。參戰各個部隊,采取小編製多路滲透式的攻擊戰術,猶如水銀瀉地一般,在工兵的配合之下,鑿洞穿牆利用胡同和居民區,直接多路向日軍陣地發起新的攻勢。
參戰的坦克部隊也利用自身的裝甲,硬生生的在狹小的居民區內撞開一條通道,向日軍固定炮兵陣地發起穿插攻擊。對於抗聯來說怎麼樣以最快的時間結束這場苦戰,已經是首要條件。至於損壞的民房,隻能在戰後在想辦法彌補了。
而抗聯的火炮進城以及對海河上的日本艦艇實施火力打擊,尤其是在完成對日軍艦艇和機動炮兵的火力打擊之後,陸續開始進城的抗聯兩個重榴彈炮營。讓原來以為抗聯隻有輕武器的天津居民才知道,原來中國軍隊也有比日軍大炮威力還要的大的火炮。
之前沒有使用,是顧及到城內中國百姓的安全,擔心引起大量的傷亡而沒有使用,但絕對不是沒有。從戰區被疏散出來的老百姓,看著在半履帶車牽引之下,正在陸續進城參戰的大口徑榴彈炮營,原來麻木的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盡管很多老百姓,也擔心自己原本雖說貧寒,但還有一處遮風擋雨地方的家,會在這場戰火之中夷為平地。但對於更多的老百姓來說,家沒有了還可以重建。但是這場嚇死人的戰火如果在不結束,自己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再一次返回天津城的希望,更惦記著天津城內還沒有撤出來的親友的安全。
這場戰鬥已經打了三天了,在日本人毫無顧忌的炮火之下,天津城內的老百姓損失不輕。很多因為日軍的禁令隻能等在家裏的老百姓,都傷亡在日軍的炮火之下。無論城內還在苦熬的老百姓,還是城外已經疏散出來的老百姓,無疑都盼望著這場血腥的戰鬥早一點結束。
自己能早點回家,還困在城內的親友能夠平安無事。當然家如果還能保存下來,那是最好的。但無論天津城內還是城外的老百姓,都有一個觀念,那就是爆發在天津的這場血戰,越早解決越好。
與相鄰的曆史、文化古都,但在工商業上並沒有什麼地位的北平相比。自開埠以來便成為西方列強向中國北方滲透橋頭堡,短短幾十年便成為華北經濟中心的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也是整個華北的經濟中心。
天津有發達的工商業,以及龐大的海運、河運碼頭。這無論是對於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來說,自然也就意味著白花花的銀子。對於這個錢袋子,即便是各路軍閥也不會傻到在這裏開火。萬一把這個北方的上海給打爛了,那不是跟自己的錢袋子過不去嗎?
再說了天津城裏麵的洋大人那麼多,萬一那顆子彈不長眼,傷到了一個豈不給自己惹了一個天大麻煩?另外天津城內的各國租界,是北方失意軍閥的首選養老的地方。當年的那位宣統皇帝,被趕出皇宮後也是落腳在天津的租界裏麵。
這座因占據著距離著從北平最近出海口,而繁華和興盛起來的天津城,裏麵達官顯貴雲集。晚清與北洋政府失意軍閥和政客的豪宅、商鋪,是一座連著一座。河東的大大小小工廠,也鱗次櫛比。
海河上的碼頭,也是航運日益繁忙。塘沽港口的興建,也沒有過任何的耽擱。因為誰也不想將自己的錢袋子給打爛,所以即便中國北方軍閥混戰最激烈的階段,天津城依舊是平平安安,沒有落下過一枚炮彈。
當然作為北方重鎮和經濟中心,天津也是軍閥混戰期間,各個諸侯王必爭之地。但是當年所有的戰事,基本上都在天津外圍的楊村、軍糧城一帶進行的。庇護在外國人槍炮口下的天津,基本上沒有遭受過戰火的蹂躪。相對於整天變化大王旗的北平,天津簡直可以稱之為一個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