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1 / 2)

還沒有等日軍地麵炮兵,以及兩岸的高射炮陣地日軍,從抗聯突然投入的大量重炮,對海河河麵日本海軍艦艇,猶如暴風驟雨般的火力打擊之下清醒過來。隻要確定周邊無中國人的高炮陣地,與日軍幾個機動炮兵陣地上也落下了密集的炮彈。

盡管日軍炮兵毫不猶豫的還擊,但他們最大射程隻有八千多米的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比抗聯投入的最大射程為一萬三千米的德製SFH十八型榴彈炮,有效射程短了五千多米。無論怎麼還擊,日軍的炮兵根本夠不著。

至於射程隻有五千多米的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更是射程近了一半還多。再加上抗聯投入的日本人自己製造的一零五加農炮,日軍應對更加的吃力。想要反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辦法。

手短,想還手夠不到人家。之前隻是依靠抗聯投鼠忌器,而才讓他們逞凶一時的日軍幾個機動炮兵群。隻能看著自己的機動炮兵陣地上部署的火炮,與他們海軍同僚一樣,在短時間之內被打的灰飛煙滅,卻毫無還手之力。

武器裝備的確不是決定戰爭成敗的第一要素,但是很多時候卻是決定戰役成敗的關鍵因素。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國內鋼材生產能力有限,又要優先可著海軍來的日本。在為了應對戰爭需要,而不斷擴編的情況之下。

到四二年底,便已經全麵停止了其裝備的最新式,性能也是最好的九六式一五零榴彈炮的生產。這種新式榴彈炮,雖說性能並不輸於歐美最新式的同口徑榴彈炮。但是作為新式火炮來說,對原材料的需求也大。

在高性能炮鋼生產有限,火炮需求數量不斷在擴大的情況之下。日軍停止了這款對原材料需要很大的新式榴彈炮生產。甚至就連性能略次一些的大正四年式榴彈炮,也停止了生產。轉而恢複了早就已經停產,性能早就已經落後,最大射程隻有五千多米的明治三十八年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生產。

對於日軍來說,這種火炮雖說射程近了一些,但是好賴威力並未減輕多少。在太平洋上作戰,都是島嶼爭奪戰。這些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射程近的毛病也就不算是很突出。而在印緬戰場,受製於特殊的地形,大口徑火炮使用的也不算多。

所以日軍大本營,在鋼材使用已經有些入不敷出的情況之下,停止了新式火炮的生產,轉而重新生產這種老式火炮,並加大了山野炮的生產數量。至於已經製造出來的新式火炮,則根據戰場的不同,重新進行了分配。

新式的九六式榴彈炮,主要配備給了眼下應對威脅最大的關東軍,以及澳大利亞戰場。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以及部門老式的明治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配備給華北方麵軍。至於太平洋戰場,除了台灣和菲律賓之外,現在反倒是以老式明治三十八年式榴彈炮為主。

日軍大本營這個配屬方案,是根據各個戰場所處的地形,以及麵對的對手來的。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上,基本上都是島嶼爭奪戰。島嶼的麵積有限,除了部分遠程加農炮用來作為岸防火炮之外,再遠的射程也用處不大。

而麵對眼下實力日益增強對手的關東軍,以及已經處在了抗聯直接威脅下的華北方麵軍,反倒是成為新式火炮主要配屬方向。不過相對於關東軍來說,華北方麵軍在武器的配置上,重要性還是略差一些。所以也就出現了眼下麵對抗聯的遠程炮火,天津守軍想要還手卻夠不到的局麵。

這也是天津日本守軍最高指揮官,為何將除了部分大口徑火炮配備在射界開闊地區,與艦炮配合作為機動炮群使用之外,將所有的山野炮以及部分一五零榴彈炮,放在居民密集區的原因。

因為他很清楚,雙方的炮兵性能差距太大。打起炮戰來,自己的部隊沒有任何的勝算。而離開炮火的支援,他也沒有能力完成大本營與方麵軍司令部,下達的固守天津至少一個月,等待渤海灣開化的要求。

為了守住天津,等待大本營的援軍,天津日軍守軍最高指揮官可謂是煞費苦心。但無論他的想法是什麼,保持一定寬闊射界的機動炮群是必須的。放在居民區的那些炮兵,雖說因為拿中國人當肉盾安全了一些,但射界卻相當的狹窄,能起到的隻是點或是麵的支援作用。

一旦在戰場上有一個炮群被敵軍摧毀,也就相當於一個麵的火力防禦圈出現了缺口。保證一定數量的機動炮兵,以在必要的時候彌補缺口,對於天津防禦戰也是必須的。所以他無論再怎麼算計,也要為一部分炮兵選擇射界開闊,能夠三百六十度開火的陣地。

陸海軍之間長期的隔閡,讓他對於海軍來說信任度還是很低的。盡管他也清楚,大沽口已經失守,再加上眼下正處在冰封期的渤海灣,讓海軍海河上的艦隊,基本上是坐困孤城,想要不全力的配合也不行,但他依舊對海軍的信任程度很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