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1 / 2)

麵對援軍數量不足,戰局日益窘迫的局麵。前線還在堅持作戰的六十四師團和二十二師團,從槍炮到人幾乎都在餓著肚子。尤其是六十四師團處境已經是異常的危險,如果再無法擺脫周邊敵軍的撕咬,將會全軍覆沒的情況之下。

內山英太郎除了不斷的下達撤退命令之外,幾乎是一籌莫展。但眼下的他真的不知道,按照眼下這個態勢發展。等到大本營最新答應的援軍抵達之後,整個冀中戰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麵。

不,應該說在敵軍龐大的坦克攻擊之下,眼下參戰的幾個師團還能撤回來多少兵力?已經是黔驢技窮的內山英太郎中將,看著麵前的地圖幾條南下速度越來越快的藍色箭頭,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股子濃濃的悲哀。

在冀中這樣的平原地帶,在無任何永備工事依托。自己有限的裝甲力量,早早的便出局,隻能依靠步兵作戰,在兵力和火力都不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與敵軍的坦克集群打一場會戰,這樣的結局也許早就注定了。

麵對著六十四師團幾乎是一個小時一封的求援電報,此刻手中已經連一個大隊兵力都湊不出來的內山英太郎,唯一能做的就是拚命下令六十四師團,不惜一切代價向南突圍。命令二十二師團,放棄原有所有的作戰計劃,立即撤回冀魯交界地帶。

同時命令滹沱河南岸的六十四師團留下的一部工兵,不惜一切代價要想方設法,在滹沱河上架設一道浮橋,打通六十四師團的退路。命令增援的一個師團,全力向指定地點進發,趕到獻縣阻擊敵軍已經渡河部隊,掩護工兵架橋。至於其他的方麵,至少在大本營答應的新援軍抵達之前,實在是已經無任何的辦法。

但他的對手,明顯不可能會留給他太多的時間。以楊震的風格,這個戰機如果把握不住,他也就不是楊震了。重慶方麵既然主動為自己分擔了部分日軍援軍的壓力,那麼自己還在等著什麼?

楊震給杜開山下達了死命令,最遲不過四十八小時之內,必須完成對六十四師團殘部的圍殲。在滄州戰場,要在十二個小時之內完成對二十二師團的合圍。除滄州戰場之外,在中線戰場所有參戰部隊,在一月五日之前必須渡過滹沱河,將整個戰線向南推進到冀魯交界地區。

命令西線的陳翰章指揮的西集群,在得到增援之後停止原來修整的計劃,以主力鉗製正太鐵路。同時以一部兵力南下,盡快的配合冀魯豫軍區部隊,控製邢台至石門的平漢線,徹底的切斷日軍下一步增援冀中戰場的通道。

而在天津外圍戰場,楊震也一改之前以圍困為主。命令參戰部隊。利用渤海灣已經完全封凍,日軍大型艦艇已經陸續撤往青島,剩餘的進駐天津的小型艦艇火炮口徑小,威力也小,對攻城部隊威脅不大的有利局麵。

集中所有的兵力發起天津戰役,在航空兵的掩護之下,徹底的奪取天津並鉗製塘沽港。徹底的剪除,日軍在整個平津一線眼下最後的一個據點,取天津這個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鎖住日軍重新窺視華北的出海口。

在冀東的一個縱隊外加冀東軍分區主力四個團,集中兵力向唐山、秦皇島一線發起攻擊。牽製關東軍在冀東兵力,無法增援天津戰場並截斷北寧鐵路。包抄並保障天津戰場的側翼,瓦解在冀東的日偽軍。

這次楊震一改之前不願意打天津的部署,最終命令發起天津攻堅戰。並非是他願意在這個時候分散精力和兵力。而是因為接到天津地下黨付出很大心血,才想方設法在日軍已經封城的情況之下,傳遞出來的一條情報。

在天津被圍困之後,為了保障自身的糧食供應。日軍采取了殺民養軍的辦法,整個天津城所有居民的存糧,已經被日軍收刮的一幹二淨。天津城內的所有居民,除了少數大漢奸之外,包括一些富裕的家庭,絕大部分已經接近斷糧。

如果天津城被圍困的局麵,短時間之內不能得到改變,整個城內的居民將會因為缺乏糧食大量的餓死,局麵將會不堪設想。天津地下黨希望抗聯能夠盡快的攻城,解救城內的幾十萬中國百姓。

為了能將這條情報送出來,在地下秘密電台被日軍天津憲兵隊特高課破壞之後。天津的地下黨啟動了潛伏在偽軍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冒著整個天津地下黨被破壞的危險,將情報送了出來。與這條情報送出來的,還有日軍在城內的城防工事大致分布情況。

隻是日軍並不信任中國人,即便是那些漢奸也是一樣。日軍在天津城內構築的城防工事,天津的地下黨隻能想法設法的摸清楚部分。部分核心工事群,卻因為日軍控製過於嚴密,而無法查明。這份日軍城防工事圖,最多也就是一個半成品。

而且在整個平津戰役打響之後,尤其是抗聯拿下了天津外圍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之下。日軍嚴密封鎖了天津城內外交通,中國人一律不許進出天津城,並加緊了對天津城內的秘密電台的搜查力度。甚至將偽軍政機關的電台,也全部都收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