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1 / 2)

眼看著自己嚴格按照訓練模式,以行動分散、目標集中為原則行動的各個戰術小組,一個個的被消滅。知道如果形勢在這樣的發展下去,自己所有的部下,隻能被敵軍一口口的吃掉,恐怕一個也難以逃出去的益子重雄。也算是相當果斷的,做出了一個在他看來異常艱難的選擇。

麵對著四周合圍上來的抗聯部隊,以及敵軍突然出現的優勢火力。知道在磨蹭下去,自己將會陷入死境的他。給所有的部下下令,在已經無法集結的情況之下,各自以戰術小組的方式分散突圍。

所有的部隊不要在回原來的藏身地,在突圍之後也不必集結,以各自的戰術小組分散行動。或是自行向河間戰場上的大部隊靠攏,或是向保定方向靠攏。總之無論是向那個方向突圍都行,隻要能突出去就好。

可益子重雄的想法是不錯,選擇的突圍戰術也很對頭。但是已經下定決心,將其徹底的全殲在這裏的楊震,會給他這個機會嗎?很明顯,這個榮幸的能夠與抗聯一號軍事主官親自對抗的,其實最多也就算是日軍大隊長一級的人物,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楊震為何在所有的兵力都迂回到位,還要等到這個時候才發起反擊,就是為了要等到這個家夥沉不住氣,將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派上戰場。這麼苦心的籌劃,早就為他們準備好應對方案的楊震,又哪裏還會讓他們有機會突圍?

但在自己手頭可動用兵力並不充足的情況之下,楊震卻依舊沒有調動外圍的晉察冀部隊那個團參戰。就是擔心這支新部隊因為缺乏實戰經驗,貿然參戰反倒會給這些日軍創造突圍的機會。

而且楊震也擔心,從這支日軍表現出的戰術素養來看,就是一般的老部隊也很難是對手,更別提新部隊。同時戰場的格局就這麼大,來太多的部隊,反倒是施展不開。所以在柴世榮被自己換下去之前,楊震再三叮囑他回前指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一定要攔住那個團參戰。

不管他們有什麼樣的要求,求戰如何的心切都一定要攔住。外圍晉察冀警戒部隊,如果出現一兵一卒在戰場就為他是問。楊震這麼做,除了一些其他考慮之外。更多的是從這支部隊成長,以及眼下戰場戰況出發。

如果一支新部隊剛上戰場就遇到這樣凶悍的對手,要麼通過血戰真正的成長起來,要麼連脊梁骨都有可能被打斷。對於一支裏外全新,沒有經過任何戰火考驗的部隊,真的讓他們去對付任丘戰場的這樣敵人,按照雙方戰術素養對比,第二種情況出現的幾率可能性會更大。

一旦出現第二種情況,那樣會給這支部隊從心裏上,帶來徹底的滅頂之災。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點可以肯定。但是如果首戰不利,對於一支部隊士氣和發展的影響也將是致命的。所以楊震堅決不同意調這個團參戰,還是那句話鍛煉部隊,不能這麼一個鍛煉法。

楊震告訴柴世榮,這支部隊如果請戰,就告訴他們一句話。讓他們一定要保護好,眼下正在他們哪裏檢查工作老總的安全。隻要保護好老總的安全,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就是大功一件。

盡管即便是加上自己的貼身警衛排,手中的兵力也不過三個連。在還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防禦其他幾個城門的情況之下,可用的兵力更少。但楊震依舊沒有調動任何外圍的部隊參戰,包括杜開山在呂公堡給他留下的一個加強營,就使用在任丘的警衛部隊。

很清楚自己警衛部隊性質的楊震,是否具備對付這支日軍所謂的特種部隊的能力,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他認為對付這種部隊,普通部隊能夠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以特對特,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任丘北門的戰場並不太寬,如果投入兵力過多,反倒是容易自己給自己造成混亂。老部隊還好說一些,但是眼下偏偏在任丘外圍擔任警戒的,都是從裏到外一水新的部隊。貿然的增援,恐怕搞亂的更多是自己的陣腳。

而戰場上的事實也證明,楊震的判斷還是正確的。在益子重雄下令分散突圍之後,部署包抄的部隊盡管兵力不多。在城牆上的狙擊手配合之下,采取以戰鬥小組對小組的戰術,一個個的敲掉以戰術小組形式,采取滲透式突圍的日軍。

至於在正麵向北門拚命進攻的日軍,想要轉身突圍,更沒有任何的可能。在解決了城上的日軍兵力後,城牆上的抗聯部隊立即順城而下。除了以一部分兵力配合從身後殺出來的部隊,解決試圖突圍的日軍之外。其餘的兵力,則全部投入到包抄北門正麵日軍的戰鬥之中。

雖然益子重雄采取了壁虎斷尾戰術,以一部兵力向城門口處不斷發起反衝鋒,阻擊正在從北門向外突擊的抗聯兵力。其餘的兵力則在自己親自指揮之下,調轉一百八十度,試圖同樣以戰術小組的形勢,向西北方向強行突圍。

但幾次組織的突圍行動,卻被抗聯的精確火力又給打了回來。包抄北門正麵後路的抗聯的兵力雖說不多,但是火力卻異常的精確。幾乎每一聲槍響,他的部下都要倒下一個。而他的部隊則在敵軍直瞄炮火以及迫擊炮彈的打擊之下,戰術動作很難做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