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盡可能挑軟柿子(1 / 2)

說道這裏,老總頓了頓道:“自去年會戰結束之後,考慮到形勢的發展與變化。晉察冀軍區從各個分區抽調一批精幹的縣區武裝,加上冀察軍區直屬獨立騎兵團,組建鐵路公安部隊,專門承擔鐵路線的防護。”

“我看眼下北平周邊戰場已經落幕,完全可以讓這支鐵路公安部隊,接手鐵路沿線的警戒工作,將原有擔任護路的兩個旅撤下來。再加上從北平抽調的一到兩個旅,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從北平周邊抽調三到五個旅,投入到冀中戰場。”

“雖說總兵力不算太多,但五個旅萬餘人的兵力,對於緩解整個冀中戰場,兵力使用上的壓力,還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就算暫時不能用到主戰場之上,但是也可以用到一些次要戰場或是輔助戰場上,以減輕抗聯所承受的壓力。”

“這幾個旅都是晉察冀軍區,在戰役發起之前通過升級地方武裝新組建的部隊。除了部分骨幹之外,大部分基本上還未經過大戰鍛煉。玉不琢不成器,這些部隊也該摔打摔打了。不能總留在後方,看著兄弟部隊在前麵苦戰。”

“任何一支部隊的成長,都是一戰一戰打出來的。總是蹲在老窩裏麵,無論訓練再長的時間,也是培養不出來真正戰鬥力的。隻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支作風過硬的部隊。我看調他們南下,也曆練一下為好。”

對於老總的話,楊震有些哭笑不得。他倒不是不相信兄弟部隊,隻是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那些真正的老部隊,經過大戰考驗的主力。眼下都在山西戰場,正與晉綏、太嶽軍區配合與第一軍鏖戰,牽製山西日軍無法東出太行山,保障河北戰場的側翼。

從眼下山西日軍部分被殲,殘存兵力全部龜縮在各大主要城市的戰局來看,山西戰場還是相當成功的。但這種情況也就意味著除了部分部隊之外,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軍區主力中的大部分,自身也被牽製在山西戰場、。

老部隊在山西戰場與日軍鏖戰,這兩大戰略區剩下的都是新組建的,尚未經過考驗的新部隊。這幾個旅就是晉察冀軍區,在戰前考慮到主力要傾巢出動,後方不能空虛而組建的二線部隊。

除了老部隊抽調的部分幹部與骨幹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去年新編成的地方武裝。裝備雖說不錯,但是缺少實戰經驗。將新部隊投入實戰鍛煉一下他並不反對,可眼下冀中戰場這種異常殘酷的戰鬥,並不太適合磨練新部隊。

如果將這幾個還沒有經過戰鬥考驗的新編旅,全部投入到冀中作戰,不僅是有些揠苗助長了。甚至在關鍵的時刻,這些缺乏實戰經驗的新部隊。很可能會耽誤事情。但老總既然已經說話了,自己不同意又不太好。

在仔細考慮了一下各方麵的戰局,楊震最終同意了老總的要求。不過在鍛煉的方向之上,在慎重的考慮了一下之後,楊震決定將呂公堡一線,眼下已經不足一個大隊的六十六旅團殘部,移交給南下的晉察冀部隊。

楊震選擇將呂公堡一線戰局,交給老總準備抽調的晉察冀南下部隊,還是有一定考慮的。呂公堡眼下所剩的殘敵,已經不足一個步兵大隊。除了半個重機槍中隊的三挺重機槍,以及一門迫擊炮之外已經無重火力。

最關鍵的是殘存的日軍,困守在呂公堡糧彈兩缺。本就不是很強的戰鬥力,也已經下滑到了穀底。能夠存活到眼下,是因為始終沒有增加兵力投入的杜開山,投入的兵力始終不是很充足。

雖說這個六十六旅團與日軍正規野戰師團相比,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裝備都差了許多。但是畢竟是一個完整的旅團的編製,杜開山拿說是兩個團,其實加起來隻有一個半團兵力,雖說有坦克的配合。去解決這個六十六旅團,多少還是顯得有些實力不足。

倒不是杜開山大意,而是這個六十六旅團讓他實在提不起興趣來。與其一交手,杜開山就發現該旅團無論是攻擊意誌,還是戰鬥素養都與以往曆次交手的日軍不同。不僅裝備很差,而且兵員的素質很有問題。

該旅團所屬兵員之中,真正的青壯年數量並不多。普遍都集中在三十多歲,甚至四十歲左右。而部分兵員的年齡,則明顯還未成年。老的老、小的小,很是不成正比,十六七歲的少年兵占了很大一部分。

該旅團原本不多的骨幹和精銳,在突破子牙河防線,以及向河間側翼進攻的時候。在那幾個小時的苦戰之中,基本上已經損耗餘燼。剩下的老弱病殘,戰鬥力與日軍精銳相比,幾乎是天差地別。

麵對這樣的日軍,實在讓見慣了關東軍精銳的杜開山,怎麼也提不起興許來。原本按照他的計劃,他還是要在增調一個團的。但一交手之後他立馬就興趣缺缺了,隻是以現有的兵力層層扒皮。

不過這個六十六旅團的殘部,雖說還在苟延殘喘。但四天的激戰下來,殘存的兵力已經被分割為兩半。其真正本就不多的銳氣,早就已經消耗幹淨。這個時候讓新部隊拿著練手,也算是一個相對好的時機。鍛煉部隊這不是問題,但盡可能還是要你挑選軟柿子捏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