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1 / 2)

在極有可能麵臨前後夾擊的情況之下,內山英太郎不著急那就真的怪了。盡管他清楚重慶方麵與自己當前的對手,在戰場上恐怕不會有任何的配合。但重慶這個時候,準備反攻豫東對於他來說,的確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但應付冀中戰場已經是精疲力竭,實在無力抽調兵力增加豫東地區防務的他。眼下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講一封封的要求增援電報,像是雪片一樣發往東京、南京以及濟南。無論是整個冀中戰場眼下危急的局麵,還是背後一戰區頻頻搞出的小動作,都讓內山英太郎心急如焚。

曾經在日本陸軍第一次領會到什麼叫做現代化陸軍作戰,什麼叫做成百上千的坦克集群衝鋒,什麼叫做炮彈如雨,比子彈還不值錢的諾門罕戰役期間。擔任關東軍炮兵司令的內山英太郎,真真正正被當時作戰能力並不強,純粹是以鋼鐵數量取勝的蘇軍給了一頓老拳。

曾經指揮,東軍幾乎全部重炮部隊家底,參戰的關東軍前炮兵。當年麵對蘇軍鋪天蓋地炮火,日軍曾經在中國戰場引以自豪的炮兵,卻幾乎無任何還手經曆,讓這位前關東軍炮兵司令刻骨銘心。而當年蘇軍出動的同樣鋪天蓋地,將日軍投入的步兵,直接淹沒在鋼鐵洪流之內的坦克部隊,更是讓他記憶深刻。

雖說對當時蘇軍表現出來低劣的戰術素養,並不是太以為然。但是當年蘇軍的坦克洪流,與拿炮彈當子彈使用的火力密度,讓這位當年的關東軍炮兵司令,也曾經高高翹起的尾巴,快速的收斂起來。與他目空一切的同僚相比,這位有過刻骨銘心之痛的老兄穩重的多。

那場戰役使得這位前關東軍炮兵司令,成為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少數有過現代化對手交手的經曆。而同時也是那場戰役之中日軍所有高級指揮官中,唯一還留在軍隊中的內山英太郎中將,對於現代化裝備很是看重。

實際上作為當年的關東軍炮兵司令,他並不同意大本營要求的二十三師團長小鬆原切腹謝罪的決定。他認為這場戰役不管結局如何,但是小鬆原中將是整個日本陸軍之中,為數不多的與蘇軍這種現代化,一向講究火力陸軍交過手的將軍。

當然當時的蘇軍,表現的並不盡如人意。戰術素養普遍相當的低劣,多兵種配合能力與戰術通訊能力極差。尤其是步坦協同戰術,幾乎可以說差到了極點。坦克出擊的時候,幾乎無步兵配合。但畢竟至少在重裝備的數量上,已經算是日軍當時所遭遇的最強對手。

與這種火力之上,一次可以出動數百輛坦克參戰,武器裝備遠不是中國軍隊可以相比的對手作戰。也算的上日本陸軍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次與西方裝備最強大的對手作戰。不管成敗如何,取得的經驗都是極其寶貴的。

為了承擔罪責,你可以讓他退出現役。但是自己人將他逼死,卻自己將一位日本陸軍僅有的具備現代化作戰經驗的師團長,送上了絕路的同時。也徹底的切斷了帝國陸軍,總結與裝甲集群對抗的經驗。那可是帝國陸軍在諾門罕戰場上,用數萬人傷亡換來的經驗。

現在可倒是好,原來看不起的對手,身子骨徹底的強壯起來。投入的坦克數量與性能,遠遠的超過當年諾門罕的蘇軍。戰術素養與多兵種配合能力,也遠遠的超過了當年的蘇軍。可帝國陸軍卻親手斷送了當年諾門罕戰役,用血肉取得的對抗蘇軍裝甲集群的經驗。

在加上用了酒井康這個庸才,這種幾乎毫無反坦克作戰經驗,以及指揮坦克集群作戰經驗的超級敗家子。將帝國陸軍本就不多的裝甲部隊,一下子斷送了這麼多。造成了眼下冀中戰場,對敵軍的裝甲攻勢,幾乎無任何的還手之力。如果那位小鬆原中將沒有切腹,換了他來指揮,恐怕絕對不會是這個結果。

內山英太郎相信,隻要遏製住敵軍的坦克集群攻勢,他在冀中戰場上的部隊,還是有能力守住現有的陣地。但現實卻是恰恰對敵軍的坦克集群衝擊,前線各個參戰部隊,除了並不太有效的肉彈手段之外,幾乎無任何的應對方法。

敵軍則以坦克為先導,想要向自己的縱深那個方向穿插就穿插,想要往哪裏包抄就包抄。打的可以說是遂心應手,甚至比在自己家裏炕頭上過日子還要舒坦。

而在一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上,因為冬季就連可供隱身的青紗帳,都沒有的情況之下。前線各個部隊唯一還有點效果的肉彈攻擊,效果也遠不是那麼的好。敵軍的步坦協同戰術,太過於熟練了。付出那麼大代價組織的肉彈攻勢,往往還未來及展開,便被敵軍的步兵直接給消滅掉。效果雖說不是一點沒有,但卻根本無力改變全局的被動。

麵對著抗聯鋪天蓋地的裝甲攻勢,以及遠比當初的蘇軍,更為默契以及熟練的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對丟掉了華北方麵軍大部分坦克的酒井康中將,內山英太郎中將不恨得咬牙切齒就怪了。不管他的原因是什麼,但是這個後果卻無疑是異常嚴重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