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線的徹底打通,讓楊震去掉了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用不在擔心部隊打著、打著,前線的槍炮口斷糧。更不用擔心大批的傷員,因為無法後送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付出無謂的犧牲。
此次冀中戰場,在冀中除了糧食之外,幾乎無法提供任何戰場保障的情況之下。楊震最擔心的就是後勤補給線,能不能保持暢通。這也是他不顧中央的態度,堅決要求先打北平的主要原因。
收複北平,固然要付出一些代價,但徹底的打通了補給線上最大的腸梗所在。拿下了北平,就等於打通了平承鐵路。打通了平承鐵路,也就徹底的打通了與東北的直線聯係。這個結果,是楊震最想要的。
外行看戰術,內行看後勤。後勤補給能不能保證前線部隊的供應,這是楊震在會戰發起之處最擔心的事情。尤其是此次會戰出動的裝甲部隊,是抗聯自組建坦克部隊以來,規模最大的,同時補給線也是最長的。
整個後勤補給線能不能暢通,能不能保證前線每天所需天文數字的物資供應,能不能經受住空前的考驗,是此次會戰楊震最擔心的問題。這個擔心,甚至遠高於楊震對日軍可能投入反擊兵力數量的擔心。
眼下整個補給線最大的腸梗打通,對於前線的物資轉運,是一個相當有利的保證。去掉了最大心病的楊震,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作戰上。而隨著新四軍抽調的部分部隊,已經抵達冀南與山東戰場,也加強了華北各根據地的配合和協同能力。
相對於心中最大一塊石頭落地的楊震,被任命為負責整個冀中戰場作戰指揮,卻一度被架空成到手下能指揮的部隊,卻隻有保定戰場五個聯隊。眼下才得到真正指揮權的內山英太郎中將,連同他的上級岡村寧次卻是相當的度日如年。
此次會戰打響之後連戰連敗,就連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北平都丟了,差一點沒有被就地免職的岡村寧次還是將冀中戰區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內山英太郎。將司令部從天津又搬遷到濟南的岡村寧次,最終將精力放在了天津戰場以及北寧線上。
總算得到了真正授權的內山英太郎中將,此時卻是相當的鬱悶。這個時候接手全部的冀中戰場,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戰役打到這個時候,平局都已經很難保證。到時候大本營追究責任,自己還不是替死鬼一個?
但作為岡村寧次指定的一線指揮官,他又不能不擔負起來這個責任。而且做為一名職業軍人,內山英太郎中將的軍人必要的職業道德還是有的。現在對於他來說,能不能保證冀中是一回事,能不能盡可能多的將前線的兵力撤到滹沱河南岸,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現在投入到冀中戰場的這些兵力,可都是中國派遣軍的精華。如果中國派遣軍還想維持在中國戰場上的相對優勢,那麼如果這些兵力都丟掉了,引發的後果將會是異常嚴重,以及不可想象的。
在得到定縣至清風店一線失守情報之後,知道保定戰場如果短時間之內無法得到援軍,這五個聯隊便徹底的失去了突圍希望的內山英太郎中將。像是發了瘋一樣,不斷的向大本營、派遣軍司令部,以及華北方麵軍司令部發報,要求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至少給他不少於一個師團的兵力。
而更讓他有些不安的,並不單單是冀中戰場上,已經傾斜的戰局。對於眼下的他,壞消息並不是單單這一個。他已經接到三十五師團的密報。重慶方麵的控製豫中的第一戰區,眼下也在頻頻的調兵遣將。正在不斷的向鄭州、洛陽、許昌運輸兵力,以及補充彈藥。
僅僅從眼下的情報來看,僅僅在鄭州一線,就已經出現了一個重炮團。同時一戰區的兩個集團軍,也正向鄭州與許昌之間集結。四十七軍一部以及泛東挺進軍三個暫編旅,已經於中牟、尉氏集結完畢。
很明顯,重慶的一戰區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發起一場反擊。至於他們的這次反擊目標,以內山英太郎的能力,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豫東與豫北。一旦重慶一戰區進入豫東,那麼將會在自己後背狠狠的插上一刀。
豫東眼下是什麼地方?那是整個冀中戰場所有投入兵力的大後方。而眼下整個豫東隻有大半個三十五師團,剩下的兵力不是已經在冀中戰場損失掉,就是在冀中戰場上苦戰,甚至被合圍。
一旦豫東有失,不僅前線所有的作戰部隊後路被切斷。而且整個津浦鐵路山東段,以及魯西、皖北、蘇北,都處在危險的狀態。而更讓內山英太郎憂心忡忡的是,一旦重慶方麵趁著這個機會搞什麼動作,恐怕派遣軍司令部更加無力支援華北方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