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1 / 2)

身負重傷的李賀,在政委馬玉堂與副團長趙誌趕來之後,隻來得及告訴馬玉堂與趙誌,按照既定計劃作戰打。非到萬不得已,預備隊輕易不要使用之後,便陷入了嚴重的昏迷。被緊急撤出戰場,後送到包紮所進行搶救。

看著陷入昏迷的李賀,馬玉堂顧不得有任何的猶豫。當機立斷的讓趙誌,立即接手一線具體指揮任務,而自己則馬上將李賀的情況上報師長和政委。但對於趙誌經過研究,想要將預備隊抽調上來也投入戰場,爭取一鼓作氣徹底打垮日軍抵抗的想法,馬玉堂卻是沒有同意。

就在李賀陷入昏迷的幾乎同一時間,在接過一線指揮權之後。趙誌敏銳的發現清風店日軍,雖說原來被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甚至左支右絀,但是整體上卻依舊沒有陷入混亂,各部依舊進退有序、配合默契的戰場態勢,出現了一種戲劇性的扭轉。

原有的配合默契的整體態勢,突然好像被打亂了一樣。整個戰場上的日軍,幾乎全部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雖然暫時還無法查清楚,日軍那邊究竟出現什麼事情,導致日軍整個指揮體係出現了問題。但趙誌認為,眼下絕對是一個最佳的機會,趙誌的意思是,趁著現在日軍自身配合失度,正是加強進攻的最好時機。將手中所有的預備隊投入進去,應該可以加快戰鬥的進程。力爭在保定戰局出現變化之前,徹底的拿下清風店。

這位趙副團長雖說還不知道,日軍駐清風店最高指揮官已經被擊斃,最後一個大隊長以及其繼任人選也全部戰死。其整個大腦已經被打掉,原來完整的指揮體係,已經被徹底打亂。而且按照現在整個清風店守軍整個的態勢來看,短時間之內已經再無重建的可能。

但其依靠長期在戰場上養成的經驗,他已經從眼下日軍陷入的混亂之中,察覺到肯定是日軍指揮上出現了問題。所以秉承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想法,提出將預備隊全部投入進去,爭取一鼓作氣徹底的解決清風店之敵。

隻是馬玉堂卻是幾經考慮,最終還是沒有點頭同意他的思路。還是決定按照李賀昏迷之前的決定,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輕易不能使用預備隊。倒不是他亦步亦趨,而是經過慎重分析之後得出來的結論。

這位馬政委在去年從挺進軍調到抗聯工作之前,在關內部隊的時候就是從縣大隊出身,一直幹到主力團政委,實戰經驗也是相當豐富,一向都要說了算的主。他認為在眼下日軍殘部已經被壓製在一隅,眼下投入的兵力已經足夠多了。

而且雖說戰鬥打的很慘烈,但是一線參戰部隊的傷亡並非是很大。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隻能限製自己的兵力施展。尤其是在眼下,雙方戰線已經是犬牙交錯的情況之下,貿然增加兵力投入很不恰當。

將預備隊也投入進來,不僅現在已經局限在清風店一隅的態勢,限製了部隊的展開。最關鍵的是,在保定以北戰場目前態勢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清風店戰場的抗聯部隊將在無機動兵力。所以他認為預備隊非但不能動,而且還應該向北展開。

因為在他看來,就算保定北戰場的日軍無法突圍,但是在保定與望都縣城還有部分日軍。保定與望都一線的日軍守備部隊,兵力雖說不多,但是卻地處主力的包圍圈之外。尤其是望都縣城的日軍,與清風店戰場就是近在咫尺。

一旦這部分日軍南下,而自己的全部兵力,卻都被牽製在清風店戰場之內。那麼等待自己的將會是腹背受敵的險境。到時候所有的兵力都被牽製住,無機動應變的兵力。不僅無法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就是自身也陷入險境。

日軍是什麼樣的軍隊?那絕對是一方受到攻擊,四麵八方隻要收到求救信息的部隊,都會全力以赴前來救援。清風店戰鬥打了這麼長的時間,除了定縣的日軍在師主力的進攻之下自身難保之外。其他方向尤其是望都的日軍,卻是遲遲沒有任何的動靜這絕對不正常。

即便是整個望都縣城的日軍駐軍,隻有大半個步兵大隊外加上部分輜重部隊,以及部分野戰鐵路搶修隊。但是按照他多年的經驗來說,別說還有大半個步兵大隊和部分輜重兵,就是隻有一個步兵中隊,他們也不會對友軍有難而熟視無睹的。

就算他們的注意力,現在都被保定戰場吸引過去。但對於就發生自己身邊,距離自己近在咫尺,還擔負著保證自己退路的清風店,受到攻擊卻熟視無睹。這其中沒有什麼古怪就怪了,也很不符合日軍的一貫習慣。

所以他堅持認為,此時非但不能將團預備隊也投入進去。甚至還要將預備隊抽出清風店戰場,向北控製唐河鐵路橋。以切斷望都一線日軍,向清風店增援的路線。同時一旦保定戰場之敵突圍而出,也可以為清風店戰場爭取一定的時間。

同時他認為眼下不僅望都方向太過於平靜了,而且除了定縣之外,清風店戰場周邊也實在太過於寧靜了。這個時候還是謹慎一些更好,別因為過於大意而毀了上級的整個戰略意圖。尤其是現在清風店與周邊的整個戰局,雖說占據一定的優勢,但還遠未到板上釘釘的時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