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空戰(1 / 2)

經過一場規模並不大,也不算太激烈的海空戰。抗聯參戰的航空兵以九架飛機被護航艦艇,以及隨後從秦皇島趕過來的六架關東軍所屬戰鬥機擊落為代價。擊沉日軍船隊中的十一艘運兵船,以及一艘日本海軍護航的海防艦。

等到這個師團從塘沽港上岸的時候,從長崎出發時候裝載一個齊裝滿員的師團的浩浩蕩蕩船隊,結果隻剩下一個聯隊不到的兵力,重武器則基本上全部損失。更為嚴重的是,該師團的司令部,包括他們的中將師團長在內,全部在渤海灣去做了渤海龍王的上門女婿。

而平津戰線已經無任何航空兵的日軍駐塘沽守備隊,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都已經到了他們視線之內的運兵船,被人家像是打靶子一樣一艘艘的炸沉。如果不是抗聯的航空兵,在對艦艇攻擊方麵是初出茅廬,恐怕僅剩下的幾條運兵船也難逃一劫。

日軍大本營沒有想到,抗聯的航空兵已經具備對艦攻擊能力。再加上船隊經朝鮮沿海,遼東半島老鐵山水道,幾乎都在日本海軍嚴密的控製之下。雖說也有美軍潛艇時常出沒,但數量並不多。所以日本海軍對整個行程的安全,還是相當有自信的。

非但沒有安排太多的護航艦艇,也沒有抽調駐天津、秦皇島的海軍艦艇護送。當然這也與日本海軍艦艇主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南太平洋戰場,在本土實在抽調不出太多艦艇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整整一個師團的大部分兵力,一槍未發便被送到了海底之後。日軍大本營立即終止了經海路,對平津戰場的增援。對於日軍大本營來說,不僅僅是損失不起兵員,眼下就連運兵船也損失不起了。

雖說缺少航空魚雷,但是航空炸彈一樣能對付日軍艦艇。尤其麵對無武裝和裝甲防護的運兵船,這些航空炸彈的殺傷力一樣的驚人。更何況抗聯的轟炸機群,一出動就是相互配合。除了攻擊運兵船的飛機之外,還有飛機專門的壓製日軍本就稀缺的護航艦艇。

被搞的損失慘重的大本營,盡管認為中國戰場絕對不能丟失,華北以及平津一線更是不容有失。但卻停止了從本土向中國戰場增援的行動,隻是不斷的督促中國派遣軍,不惜一切代價增兵以確保平津以及冀中的安全。

大本營認為在華中與華東戰線,適當收縮並放棄一些占領區,還是可以擠出足夠的兵力來的。如果占領區暫時讓給重慶方麵,想要奪回來還是隨時可以奪回來的。如果丟給華北與東北的共產軍,那麼就真的拿不回來了。

除了確保南北交通大動脈的津浦路沿線,東西占領區交通大動脈的長江沿線,以及蘇南、杭州這些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以維持日軍以戰養戰策略之外。大本營認為在必要的時候,中國派遣軍可以放棄一些次要的占領區。

這樣可以騰出一些兵力來,與敵軍爭奪華北與平津一線。大本營認為河北地區絕對不能丟,河北丟了不僅津浦鐵路線會被切斷,丟失一個重要的糧棉產地。而且就連山東、豫東等占領區也很難保住,山西戰場更會成為一名孤軍外加棄子。華北戰場,絕對不容有失。

在拚命督促中國派遣軍調集援軍的同時,大本營也在督促關東軍,加強在東北戰場上的投入。將抗聯入關部隊,盡可能多的從華北吸引回東北。大本營認為東北是抗聯的根本所在,一旦東北形勢危急,敵軍勢必會大舉回援。

隻要抗聯撤回東北,哪怕撤回去一部分,華北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解決了。大本營著實沒有料到,抗聯以東北一隅的地盤和軍隊居然敢多麵作戰,如此大規模的深入華北戰場,給日軍大本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被動。

否則也不會在接到東北共軍入關的消息之後,還堅持中國派遣軍發起常德會戰。結果到戰役真的打響,規模出乎日軍大本營預料之後,卻讓多路作戰的中國派遣軍籌集援軍,頗為費了一番心思。

其實不用大本營下這個命令,早在華北戰場剛一打響,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就始終在密切關注。隻是華中與華東的日軍主力,陷在常德戰場一時無法抽回而已。在完成攻占常德之後,中國派遣軍立即將所有參加常德會戰的兵力,全部抽調回來。

撤回原來駐地之後,立即從其中選擇駐地距離冀中戰場最近的幾個師團,來不及整補便北上增援。盡管日軍行動速度很快,但是畢竟戰局的發展不可能給他們太多的時間。當日軍援軍抵達之時,杜開山與陳翰章兩部已經在河間彙合,將整個合圍圈的最後一個空隙,已經牢牢的封鎖住。

但日軍隨著日軍援軍的抵達,東起滄州、西至保定一線,一場規模空前的血戰也正式拉開序幕。而真正拉開這場血戰序幕的,是雙方在冀中戰場上爆發的激烈空戰。隨著日軍援軍的抵達,日軍分別從本土與華南、華中調集的大批航空兵部隊,也隨之抵達冀中戰場周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