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線要翻越緬北一係列的熱帶雨林,還要再一次的翻越被稱之為野人山的枯門嶺。但眼下的情況,已經與當初遠征軍大潰退的時候大不相同。美軍在印度部署的幾百架運輸機,完全可以滿足兩個軍的輕裝部隊空中補給。
如果他能協調重慶方麵,同時在滇西發起反擊,甚至收複整個緬北也不是一點希望也沒有。恐怕英帕爾會戰不至於垮的這麼快,至少緬甸的日軍不會如此毫無忌諱的西進。但他卻不顧現實,隻顧著英軍的要求,將兩個軍的機動部隊,一點點的消耗在英帕爾以西的高地的防禦戰之中。
麵對著這樣豬一樣的隊友,楊震是堅決一個連都不會交給他的。這種人無論給他們多少兵力,都隻能讓他們白白的浪費掉。即便現在楊震最欣賞的,之前飽受排擠並不被信任,卻是整個緬甸戰役之中,英軍所有將領之中表現最好的那個斯利姆中將。
現在已經正式接任英軍十四集團軍司令官,以及一線的作戰指揮。但楊震就算單純的從軍事觀點上,也不會將自己的部隊交給這麼一群豬一樣的隊友。眼前的這位老兄,除了野心很大之外,其戰略、戰術修養和水平,幾乎已經可以用拙劣來形容了。
再加上他過於遷就英國人的一貫習慣,以及英國人一向自私自利,隻顧自己,不顧自己盟友死活。堵搶眼你去,腳底下抹油我去的風格。無論壓力再大,楊震也不會交給他們任何部隊。楊震的態度隻有一個,你堵搶眼愛找誰找誰去,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至於同樣心懷叵測的家夥信誓旦旦保證,隻要抗聯抽調三到五個師的兵力調往印度,由他負責所有的重武器全部換為美製裝備,在楊震看來近似乎信口開河的保證,楊震更是壓根一點都不信。
別說現在已經接受了蘇聯人從斯大林格勒戰場上繳獲大量裝備,近千輛坦克、大量的半履帶裝甲車,各種火炮的楊震,對美製地麵裝備並無太大的興趣,就是有他也不會為這個家夥去擦屁股。
雖說這些裝備目前都處在拆東牆、補西牆的維修之中,而且大口徑火炮的炮彈數量寥寥無幾。但在加上美國援助的部分裝備,畢竟目前重裝備的短缺狀態已經得到了一個有效的彌補。在這批重裝備維修完畢之後,部隊重裝備已經基本處在了齊裝滿員的態勢。
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為了那些空中樓閣一樣的美製裝備,去趟這灘超級渾水。冒著去引發國內政治地震的影響,去為美英堵搶眼。更不想自己的部隊,被人家當成犧牲品給白白的浪費掉。如果現在他能接受出兵印度,還不如當初直接答應美英的要求,調兵去東南亞協防。
此次滇緬會戰,重慶方麵出動的三個軍中,另外兩個軍無論從裝備上,還是戰鬥力來說的確都算得上二流部隊。但是其主力第五軍,可是中央軍係統中最精銳的一個軍,甚至可以說是壓箱子底的一個軍,更是僅有的一個配備了機械化部隊的蘇械軍。
該軍所屬的二百師,更是重慶方麵中央軍係統精銳中的精銳。無論是火力配置,還是各級指揮官的配置,在重慶方麵所屬幾百個師之中,可謂是絕對一頂一的,堪稱中央軍的第一精銳部隊。
然而這支重慶最精銳的部隊,卻在滇緬會戰之中,被眼前這位老兄與英國人聯手搞的連半身不遂都沒有保住。一個完整的機械化軍,本就極端缺乏的重裝備全部丟掉,主力幾乎全部餓垮在野人山中的教訓,楊震可是一直在記著那。
這個家夥低劣的指揮能力,眼高手低再加上過大野心。再加上心懷叵測的英國人,楊震是堅決不會去趟這攤渾水的。自己本錢不厚,沒有那麼多的本錢,讓他還有英國人去揮霍,即便是美英兩國拿著援助卡自己也不行。
麵對著這個家夥的喋喋不休,威逼加上利誘,楊震卻是始終左右而言,沒有給予他任何他想要的答複,最多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研究、研究。至於什麼時候能研究出一個結果來,楊震也沒有給予他任何的回答。
而對於楊震的真正想法來說,這個研究是戰爭之前絕對不會結束的。中國人最擅長的太極推手,對付這個咄咄逼人的家夥,是最好的一個方法。當然楊震想要像上次一樣,將這個家夥氣跑也不是不行。但那隻是最後的一個辦法,盡可能的還是不采取為好。
上次有霍普金斯在,也是因為特殊局勢之下的特殊需要,自己才與這個家夥頂了牛。至於眼下,自己則還犯不上與這個家夥置氣。針尖對麥芒是一種手段,不是必須的情況之下,最好還是不要用。
很明顯,這個家夥對楊震的回答並不滿意。但楊震態度堅決,此事需要從長計議,研究之後再說。至於現在就點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出兵域外是大事,沒有一個詳盡的計劃和方案是不行的。研究、研究,就成了楊震最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