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關內部隊恢複元氣,每支部隊抵達東北之後,都是先檢查身體、進行治療。然後以小運動量訓練,加上大量的營養補充,以恢複這些部隊的身體素質。至於大運動量的戰術訓練,隻能暫時放在後麵。
關內部隊普遍營養不良的情況,楊震在此次會戰之中就已經發現。晉綏軍區部隊在晉北戰場配合作戰的時候,甚至一個長途奔襲都做不了。幾十公裏的行軍,大量的掉隊。不是因為幹部和戰士貪生怕死,而真的是嚴重的營養不良,引起的身體虛弱。
相對還好一些的晉綏部隊,晉察冀去年留守的部隊情況更加的嚴重。北嶽區的一個團,在晉東北配合作戰,到了夜間部隊基本上喪失了行動能力。王光宇緊急派出軍醫檢查之後才發現,嚴重的影響不良,讓這個團從團長、政委到下麵的戰士,清一色的都得了夜盲症。
全團官兵有一個算一個,渾身上下看不到廋骨嶙峋,女兵甚至被餓的連月經都停了。在抵達晉北之後全團僅有的糧食,便是六十斤的黑豆和每人一個土豆。而且這個土豆,什麼時候吃,還得團長同意之後。基本身體素質別說作戰,就是長途行軍都很吃力。
在晉北自身也無力短時間之內提供所需糧食的情況之下,王光宇緊急命令所有進入晉北的抗聯部隊,每人從每天配給的口糧之中節省二兩糧食。同時向北嶽部隊移交了大批的罐頭和壓縮餅幹,以盡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恢複北嶽部隊的體力。
所有繳獲的日軍牛肉罐頭和餅幹,抗聯一個都不許動,全部移交給北嶽區部隊。想方設法的抽調了一批醫護人員,為北嶽區的部隊檢查身體。這才讓北嶽區的部隊,短時間的恢複體力。否則這些部隊就連擔任後方警戒,都已經力不從心了。
所以在會戰結束之後,定下來關內部隊出關整訓的時候,楊震就親自安排軍區衛生部長,根據這個情況製定一套營養恢複的標準。並讓後勤部安排一個副部長,放下其他的工作,全力籌集所需的物資。
針對關內幹部和戰士,普遍營養不良的身體素質,東北人民政府和抗聯後勤部,特地調撥了大量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以及部分的細糧,為關內部隊補充營養、調理身體。每頓飯兩和麵饅頭,都一向是管夠的。一個月下來原來的菜色不見了,個個都是紅光滿麵。
不過在身體大致恢複之後的大訓練量,也讓第一次接觸到抗聯訓練方式的關內部隊吃足了苦頭。天天風雨不誤的五公裏早操,整天的戰術訓練,晚上還要政治與文化學習。就連睡覺之前,還要進行武器保養訓練。
隔三差五的,還要來一次長途拉練。緊急集合更是三天兩頭,便搞上一次。雖說實彈訓練,讓很少有足夠子彈訓練的部隊很是過癮。但這麼大的訓練量,的確讓第一次來東北整訓的部隊著實有些難以適應。
尤其如此大規模的訓練量,是讓一些身體基本素質差的戰士,更是有些吃不消。出操對於所有當過兵的人都不陌生,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誰看到過扛著幾十公斤的九二式重機槍和六零迫擊炮出操的?
而戰術訓練對這些關內部隊來說,雖然並不陌生。但所有的戰術,卻又都經過了部分的調整的同時,又增加了很多的科目。從步兵戰術到班排戰術,幾乎都有一定的變化。尤其是班組和連排戰術,變的有些讓一些老兵甚至都陌生起來。
所有的各級戰術訓練,基本上都要重頭開始不說。原有的戰術,還要一遍遍的加練。等於是同時進行兩種戰術訓練,這個力度不可謂不大。訓練量幾乎等於在關內的時候,一倍甚至是幾倍。
隻不過在看到抗聯方麵兄弟部隊,強度還要超過自己的訓練之後,關內的部隊也就沒有什麼抱怨了。人家打了那麼多的大勝仗,訓練強度的還要超過自己,那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大家都是軍人,人家能受得了的,自己為什麼就受不了?
尤其是在知道當初的挺進軍,在東北整訓期間,也是這麼訓練下來的時候,此次帶隊出關的各級幹部,在頭皮發炸之餘,也都賭了一口氣。都感覺到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落後、叫苦,都有些丟不起這個人,今後在老戰友麵前抬不起頭來。人家都行,自己怎麼就不行?
其實也不用太多的教育,誰都知道這麼大強度的訓練,以及大量新式戰術訓練。都是為了麵對強敵的時候,能讓自己在戰場上盡可能的生存下來。隻不過對於這麼大的訓練量,初次接觸的關內部隊隻不過有些適應而已,並不是完全的拒絕這種近似乎不人道的訓練。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不用說大家也都懂得。再加上在副總指揮抵達東北之後,召集了所有在東北整訓部隊團以上幹部,專門開了一個調整會之後,僅有的怨言也就都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