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惡魔之島(1 / 2)

在此次轟炸之中日本陸軍最大的飛機製造商,中島飛機公司的設置在名古屋的飛機廠被徹底的炸毀。整個廠區,連一根完整的柱子都沒有剩下。受牽連的還有同在名古屋的日本海軍三菱飛機工廠,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失。整個名古屋的飛機製造工業,全部都陷入了癱瘓。

為了能讓這些飛機工廠重新的恢複和建立起來,日本人不得不將位於名古屋的飛機工廠,在轟炸之下殘存的設備和工人,全部轉移到北海道以及南九州,以避開抗聯幾乎是沒完沒了的大轟炸。

而名古屋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在經受了五次規模相同的密集轟炸之後,整個城市徹底的被夷為平地。全城已經找不到一處完整的建築,所有的有線通訊以及水電供應全部中斷。所有的工農業生產全部停止,幾十萬幸存的居民無家可歸。

這座城市作為一個工業區,已經喪失了所有的產能。如果不是滿地的斷壁殘垣,已經很難看得出,這裏曾經是一座繁華的工業城市。所有的繁華,都已經與日本人的那個八紘一宇的偉誌一樣,成為一堆泡影。

在名古屋被夷為平地之後,楊震的目光又轉向了神戶。相對於以機械加工著稱的名古屋,神戶這裏不僅有日本相當一部分的飛機製造基地,還是日本一個重要的煉鋼、冶金,以及化學工業基地。其重工業製造的能力,遠在名古屋之上。

在十一月初得到了八十架美國B二十四轟炸機,一百架新到的斯特林轟炸機,五十架惠利特轟炸機補充之後。抗聯集中了幾乎可以集中的所有轟炸機群,對神戶以及周邊的工業區,展開了大規模的空襲。

十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時,抗聯集中了所有能夠起飛的二百四十架斯特林轟炸機,一百架惠利特轟炸機,一百二十架B二十四轟炸機,五十架B十七轟炸機,以及所有能起飛的葉二式轟炸機與伊爾四、DB三轟炸機,惠靈頓轟炸機,組成了一個空前龐大的轟炸機群。

分別從琿春、佳木斯、牡丹江、虎林四個基地起飛,在集中了抗聯全部的P四零戰鬥機護航之下,越過朝鮮半島日軍攔截線之後。在十六架電子戰和導航飛機的掩護之下,於午夜分為兩批抵達日本神戶上空。

在作為先導機的六架惠靈頓轟炸機投擲下的十八枚凝固汽油彈,燃起的熊熊大火作為地麵的引導之下。一百架惠利特轟炸機,以及二十架B十七轟炸機,率先投擲了二百噸高爆炸彈。

隨後攜帶了上千噸凝固汽油彈的四百二十架重轟炸機,采取了同時以三千米的高度投彈的戰術。將這近一千噸凝固汽油彈,全部投放在了神戶城區。一千噸的凝固汽油彈外加二百噸高爆炸彈,將這個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一次性的從地球表麵抹去。

而在重轟炸機對城區轟炸的同時,二十架協同出動,專門用來壓製防空火炮的伊爾四與DB三轟炸機,在全部出動的五十架惠靈頓轟炸機,將神戶周邊日本人的高炮陣地,也徹底炸了一個底朝天。

這些專門用於壓製防空火力的DB三轟炸機與伊爾四轟炸機,都是經過特殊改裝。機翼和機頭上,一共安裝了七門從拉格三戰鬥機,以及颶風二型戰鬥機上拆卸下來的蘇製二十毫米機炮,並攜帶了十枚五十公斤小型炸彈。

專門用來壓製日軍地麵防空炮火,減少重轟炸機損失的。這批專職對付日軍防空炮火的轟炸機,在大批轟炸機群進入日本本土之後。隻要地麵上有開火的高射炮陣地,立即俯衝下去解決。

為了解決地麵火力對轟炸機群的威脅,在最結實的惠靈頓轟炸機航程不夠的情況之下。抗聯對其進行了部分的改裝,將炸彈艙內安裝了有裝甲防護的油箱。使其航程增到了近一倍,足足有三千公裏,同時將飛機上的機載機槍數量增加到了九挺。

盡管將炸彈艙改為油箱,多少顯得有些冒險。但是這款飛機機體異常堅固,再加上增加的油箱都采取了裝甲保護,隻要飛機自身不出毛病。油箱被擊中引爆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說不存在。

絕大多數日本戰鬥機裝備的兩挺十二毫米性能很差的機槍,根本就無法穿透可以用結實來形容的機體。在壓製地麵火力的時候,高射機槍命中一樣沒有用。至於日軍的各種高射炮,因為是低飛大口徑的沒有用。中小口徑高炮,又可以利用速度以及堅固的機體直接略過。

相對於裝甲防護比較弱一些的伊爾四和DB三來說,這款可以說用生鐵製造惠靈頓轟炸機,幾乎成了對地壓製的主力。對於高炮陣地先用機身上的九挺十二毫米機槍掃射,然後由DB三以俯衝轟炸的模式,投擲攜帶的五十公斤炸彈,以徹底的削弱地麵防空火力。

抗聯根據名古屋大空襲總結的經驗,製定出來的這個戰術,可謂是相當的絕妙。拿著惠靈頓這種皮堅肉厚的重轟炸機,當成對地攻擊機使用。與被當成俯衝轟炸機使用的DB三、伊爾四配合,在對神戶轟炸之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