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蘇聯人隻要能保證提供一批新式作戰飛機,抗聯可以不再索要蘇聯人用來頂賬的那批英國的瑪蒂爾達二型坦克。但為了保證抗聯的裝甲部隊戰鬥力,不在近一步的削弱,蘇聯方麵應該保證交付抗聯德製坦克的數量。至於其他的問題,等到談判的時候再說。
在下定決心之後,楊震與中央以及東北局經過協商,在中央的批準下,快速組建了以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為團長,抗聯總政治委員李延平為副團長,再加上航空兵一名副司令、參謀長,以及各軍兵種副職組成一個代表團,前往莫斯科進行談判。
中央則派出了以在蘇聯治療的林總,以及從延安選派的副參謀長,作為中方代表主持此次談判。中央的態度是此次談判還是以抗聯為主,中央派出的代表,主要起到居中協調的作用。所有的事情最終拍板權,由楊震全權負責。
在與蘇聯方麵經過磋商之後,蘇聯方麵最終同意了這個協議之中的部分要求。可以考慮提供給抗聯一批新式蘇製戰鬥機,但也提出今後抗聯應該將美援的P三九戰鬥機,全部轉交給更加需要的蘇聯方麵。
蘇聯人對這種戰鬥機,表現出來近似乎變態的喜歡。尤其是對這款戰鬥機裝備的,能夠擊毀坦克的三十七毫米航炮,可謂是從骨子裏麵喜歡。這種情況之下,美國人每運輸給抗聯一架同型號戰鬥機,蘇聯人都表示出無法接受的態度。
如今抗聯提出的這個要求,蘇聯人正好就坡下驢。借著這個機會,用自己那些腿短,同時性能比較單一的戰鬥機,將這些深受部隊歡迎的P三九戰鬥機搞到手。雖說要付出一些代價,但相對於這些自己急需的飛機來說,這個代價對於蘇聯人來說還是合算的。
同時允許蘇聯方麵派出工程師,詳細查看美英兩國轉交給抗聯的重型轟炸機,尤其是蘇聯人窺視已久的B十七與B二十四型轟炸機。如果抗聯可以“贈送”給蘇聯一架樣機的話,蘇聯方麵將會提供部分最新式的戰鬥機。
至於美製坦克方麵,蘇聯人要求在原有比例的基礎上再增加百分之十。不過蘇聯人表示,對於抗聯這部分的缺口,如果德製坦克的戰利品無法滿足需要,蘇聯方麵可以考慮用英製坦克代替。
對於蘇聯人這一係列的要求,雖然沒有親臨莫斯科參加此次談判。但是坐鎮哈爾濱被主席授權在談判之中,始終掌握著最後拍板權的楊震。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最終選擇了部分同意。
蘇聯航空專家可以到根據地,秘密考察美製重型轟炸機。抗聯方麵可以提供所需飛機,供蘇聯方麵詳細的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必須在中國境內進行。而且在對美製重轟炸機進行研究的時候,必須要有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參與。
在這個問題上,楊震給的借口很充足。如果抗聯違背與美英協議,將飛機直接轉交給蘇聯人。如果一旦被美國人和英國人發現,抗聯將無法在獲得更新式的美製轟炸機。這對中蘇兩國來說都是一個損失,尤其是蘇聯方麵將會無法接觸到美國方麵最新式轟炸機技術。將研究的地點選擇在中國境內,即便被美英發現了,也並非沒有借口推脫。
至於P三九戰鬥機,抗聯可以將四三年的配額全部交給蘇聯方麵。但希望蘇聯方麵可以用他們並喜歡,而且在蘇聯極寒氣候之下,很難保養的美製P四零戰鬥機,替換這些很受蘇聯人歡迎的美製戰鬥機。
當然蘇聯人願意提供自己製造的新式戰鬥機,抗聯也是很歡迎的。甚至如果蘇聯方麵願意轉讓技術的話,以及生產上協助的話。抗聯可以用美援航空用鋁的定額,為蘇聯製造一批他們現在還顧忌不上生產的新式戰鬥機。
在經過長達半個月的唇槍舌戰,用楊震的話來說,中蘇兩黨、兩軍友好協商之後。雙方在蘇聯遠東軍區司令部簽訂了一個備忘錄,雙方都承認前一段時間簽訂的,抗聯與蘇聯方麵航空一攬子協議繼續有效。雙方將在整個戰爭期間,將繼續分享相互的航空技術。
此份協議作為不久之前,兩軍簽署的那份協議的補充協定。根據這份備忘錄,蘇聯人在兩種新式戰鬥機大批量量產之後,在年底之內向抗聯提供二百架拉五戰鬥機,一百架雅克九戰鬥機。至於四三年的飛機供應量,則在下半年繼續進行談判。
但蘇聯人以目前蘇德戰場消耗巨大為借口,拒絕提供雅克一型戰鬥機,以及美製P四零戰鬥機作為新式飛機量產前的過度。但考慮到抗聯目前的急迫需求,蘇聯方麵先從太平洋艦隊航空兵之中,抽調出二百架最新批次生產的拉格三戰鬥機,轉交給抗聯方麵。
作為一種交換手段,抗聯要將四三年全部美援份額之中的美製P三九戰鬥機,提供給蘇聯方麵。也就是說這款美製飛機,在途徑蘇聯的情況之下,蘇聯人將直接留下來自用,不在轉交給抗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