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1 / 2)

見到楊震總算點頭,方子翼與黎明對視一眼,微微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盡管楊震說的最後的那段話,兩個人都不明白什麼意思。高科技那東西,究竟是一個什麼玩意,文化水平實在有限的兩個人也都不太懂。

但是楊震說過無數遍的,落後就要挨打的話,他們還是明白的。隻是一號沒有過多的解釋什麼叫做高科技,更有些想不明白無形的戰爭是怎麼一回事。戰爭還有無形的?不用飛機、大炮去打?那用什麼去打,難道是參戰的雙方,用高音喇叭隔空喊話?可那樣那還叫戰爭嗎?

一號口中的那些無形的戰爭,總不該是指望那些情報戰線吧?那玩意鬼鬼祟祟的,的確算是無形戰線。情報工作很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要說單靠情報工作,能打贏一場戰爭,這兩個老兵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相信的。

但不明白歸不明白,但在這段話之中,一號要大力發展自己航空工業的意思,兩個人還是聽了出來。但自己的航空工業現在隻是一個胚胎,連一型質量合格的發動機都製造不出來。指望自己的航空工業去解決目前的困境,至少短時間之內沒有可能。

所以兩個人在深思熟慮之後,還是將心思打到了蘇聯人身上。尤其是在眼下,抗聯真正能與零戰進行一些空中格鬥的飛機,居然隻有米格三這款蘇製飛機的情況之下。兩個人認為從蘇聯想辦法搞到一些飛機,還是一個比較適合的選擇。

其實要說抗聯除了美製戰鬥機之外,真的對日軍新式戰鬥機毫無辦法,其實倒也是不盡然。如果除了勉強還能與日軍新式戰鬥機一戰的P四零戰鬥機之外,另外一種蘇製米格三戰鬥機,能夠升空作戰的數量還足夠的話,至少兩個人眼下還不至於這麼擔心。

可眼下的問題是米格三戰鬥機,大部分因為發動機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無替換發動機來源,已經大部分報廢。現再加上之前的戰損,現在抗聯手中全部還能投入一線作戰的米格三戰鬥機,數量已經不多。

雖然在去年會戰結束之後,與零戰的對抗演練之中,米格三戰鬥機表現的卻是超過了美製P四零戰鬥機。整個抗聯當初裝備的三種戰鬥機之中,唯一能與零戰在空戰之中勉強對抗的,居然是這款蘇製戰鬥機,這相當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但對於米格三來說,雖說能夠勉強與零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一戰。但能不能應付日軍一式戰鬥機改型,或是短時間之內再出現的日軍新式戰鬥機,兩個人心中都沒有什麼底。畢竟米格三戰鬥機在去年,第一次與一式戰鬥機較量的時候,表現的並不是很好。

而且這種飛機的數量,現在已經下降到了極點。而且就算僅有的部分飛機,發動機也即將到使用壽命。按照兩個人的判斷,再有半年的時間,如果再無法獲得發動機的來源,或是抗聯還無法自己製造這種航空發動機。剩餘的飛機也將徹底報廢,喪失升空作戰的能力。

事實上如果再有辦法,兩個人也不至於在這個時候想出這個辦法。同時蘇製戰鬥機與美製P四零相比,實際上也不是很受抗聯的歡迎,蘇製飛機普遍操縱性都很差,航程沒有一個遠一點的。

最關鍵的是蘇製飛機的發動機和零部件,有一種算一種,沒有一樣壽命長的。這一點無疑對沒有自給能力,所有零部件和發動機,全部嚴重依賴外界的抗聯來說,對保證蘇製飛機的出勤率影響很大。

當年米格三剛交付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新機。有的甚至隻飛了十幾個架次,還沒有等飛行員熟練掌握這種操縱性很差的飛機,發動機就徹底的報廢。當年隨機一同進口,以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陸陸續續進口的幾批,也算為數不少的備用發動機,這才一年半的時間就消耗一空。

兩個人也曾經想過用美製P四零戰鬥機的備用發動機替換,但是由於米格三戰鬥機的獨特設計結構,美製發動機根本就裝不進去。即便勉強裝進去了,也是頭重腳輕的一頭沉。不僅操縱性更差,甚至起飛和降落的時候,經常不是飛不起來,就是給你來一個大頭朝下。

最關鍵的是這種飛機,也隻能在高空空戰之中勉強抗聯日軍兩種新式飛機。一旦空戰進入中低空,依舊很難對抗這兩種日製戰機。也隻能采取美製戰機高速俯衝,打了就跑的戰術。但這種飛機的操控性遠不如P四零戰鬥機,采取這種戰術是相當危險的。

方子翼在蘇聯學習的時候,曾經飛過蘇聯的兩種新式戰鬥機,雅克一型和拉格三型戰鬥機。他感覺這兩種飛機雖說操縱性依舊不好,但是空中格鬥性能還算不錯,尤其是五千米一下的空戰性能還可以。

與米格三戰鬥機,形成高低空域配合,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如果與日軍新式戰鬥機相比較,未必就沒有一戰的本錢。至少那兩種蘇製飛機的空中格鬥能力,要比這種颶風式戰鬥機要好的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