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2 / 2)

“一號,如果我們不能未雨綢繆,提前想辦法搞到一些新式戰鬥機,那麼我們將會在空中付出更大的代價。我們也知道這個時候和蘇聯人講這些,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黎明的話音落下,楊震卻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沉默了良久才開口道:“你們能有這個凡是多想到前麵,多想一些應對手段,別到時候被打的措手不及的想法很不錯。不提前想一些辦法,臨時抱佛腳總是要吃虧的。”

“不過你們說的這個辦法,雖然要想實現在眼下的形勢之下,的確是相當困難的。不過辦法總歸還是人想出來的,在困難也是我們自己認為的。不想辦法去嚐試一下,怎麼就知道不能解決?”

“這樣,你們將這個想法,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形成一個書麵報告。辦法我去想,至於能不能達成你們的願望,那可真的要試著來了。不過我可提醒你們一下,至少從現在無論是蘇德戰場的形勢,還是我們與他們之間比較僵硬的關係來看,並不是很樂觀。”

“同時,我還提醒你們兩點的是。眼下蘇聯工業還遠未能恢複元氣,其新出廠的飛機與原型機,以及戰前生產製造的飛機,在工藝上有相當大的差距。因為生產匆忙,所以大部分的飛機,都要比戰前生產的性能降低很多。”

“紙麵上的性能,也許能與日軍飛機抗衡。但是到了實戰上,未必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好。而且我感覺蘇聯提供的飛機,不太可能提供黎明說的那種新式戰鬥機。應該是老一些的拉格三或是雅克一,這些老一點的戰鬥機為主。”

“第二點,你們也要考慮一下。我們的空戰環境與蘇德戰場上的空戰環境不同。蘇聯方麵在研究武器裝備的時候,一向好劍走極端。所以他們的飛機,在某些方麵性能的確出色。但是操縱性與機載設備,一向都是一塌糊塗。”

“不要認為蘇聯的新式飛機,能在蘇德戰場上表現不錯,就認為適合我們的戰場環境。這些問題,你們都要有一個心理準備,應對好各種出現的問題。我去和蘇聯人出麵談,但是能不能搞回來你們想要的飛機,我現在也不太清楚。”

“但不管能不能辦成,你們的訓練不能鬆懈,該怎麼做還是要怎麼做。這批颶風式戰鬥機,恐怕搞不好會是我們在近期能夠得到的唯一型號的戰鬥機。你們要盡快的形成戰鬥力,絕對不能因為一些原因,讓我們的空中防線出現空白。”

“同時戰術對抗演練,也要繼續的進行。通過不斷的空中對抗演練,來調整我們的空戰戰術。在飛機性能差一些的情況之下,盡可能的通過戰術上的調整,來彌補我們飛機性能上的差距。”

說到這裏,楊震歎了一口氣道:“其實眼下這種被動局麵的出現,最根子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我們自己有強大的,發達的航空工業,也就沒有今天的要飯還不能嫌飯餿的事情發生了。

“所以我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創建自己的航空工業。想辦法搜羅人才,創建自己的研發機構。單靠我們自己培養,這個速度太慢不說,也更容易讓人掐住脖子。別說隻是一個徒有虛名的上校,隻要他有真才實學,就是上將我們也招收不誤。”

“一句話,他隻要有真才實學我們就要用,而且不僅要用更要用好。今天的事情到此為止,但我希望你們以後能夠記住,人才的爭奪,才是關係到我們未來真正命運。如果我們無法在這個方麵掌握主動權,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會更加後悔我們今天的選擇。”

“隨著科技逐步發展,未來的戰爭形勢也會更加的複雜。僅有基礎的國防工業,也無法不挨打。隻能製造落後的產品,你看不見人家、夠不到人家,可人家不僅看到你,更能打到你,又有什麼用?”

“在未來的發展之中,不僅僅是有形的戰爭,真正決定命運的是那些無形的東西。無形的戰爭,才更加可怕。在未來軍事發展之中,誰能擁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誰能在高科技領域占據高端,才能處於真正的不敗境地。”

“落後就要挨打,將不在是隻針對工業而言。未來的戰爭模式,不僅僅是在限於有形的,更多的還是無形的。未來世界的發展潮流,不僅僅是對領土和海洋的爭奪,更多的將會是對人才的爭奪。比的也不是誰的飛機、大炮、坦克多,真正的較量是誰的科學技術水平強。”

“科技水平方麵的競爭核心和根子,其實說白了就是對人才的爭奪,因為人才才真正是一切科技的基礎。所誰在人才的爭奪上占據了高位,誰就能真正的取得優勢。就像主席說的那樣,無論武器和裝備在先進,起到決定作用的都是人。人不行,條件和環境再好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