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2 / 2)

按照抗聯整體今年擴編標準,在今年擴編完成之後,庫存輕武器將全部耗光。班用機槍和通用機槍的數量,也將會有一定的不足。各種口徑的輕武器、直瞄火力,在還要補充戰損數量的情況之下,都有比較大的缺口。

楊震已經與抗聯總部裝備部、軍工部門協調過,下半年的軍工主要生產任務放在輕武器的生產和製造上,以及對蘇製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日製九五山炮的仿製和生產上。坦克和汽車、飛機的生產,暫時先以研製和試生產為主。

但眼下的問題是,除了技術人員還不足之外,軍工原料根本就滿足不了需要。已經試生產的鋼廠,隻能生產普通的鋼材,隻能製造航空炸彈與炮彈。至於製造武器的特種軍工鋼,還遠未到生產能力。

軍工原料的來源再無法得到保證,這不僅影響到部隊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和效率,更影響到部隊擴編的問題。這是關係到整個抗聯,未來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尤其是現在要承擔全軍彈藥供應的情況之下,楊震幾乎都快要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下定決心最終點了頭的楊震,看了看身邊自以為說服了自己,而臉上表現出一絲沾沾自喜的皮爾遜。最終卻還是沒有咽下這口氣道:“皮爾遜老兄,你要知道我們此次會戰,就是為了履行我們對美英盟友而打。”

“我們付出了這麼大犧牲,完全做到了你們兩國希望我們做到的。但你們兩國又是怎麼做的?援助的設備、物資拖拖拉拉,就沒有一樣能夠痛快的到位不說,說好的數量呢?從霍普金斯先生離開東北,到現在半年快過去了,我們才拿到了五個煉鋼電爐。”

“全部的軍工設備加在一起,還不到二百部。說好的火炸藥生產線,現在隻到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已經拖了半年還沒有到位。難道你們美國人就是用半個化工廠,來生產和製造無煙火藥和高爆炸藥的?”

“機器設備和武器裝備拖拖拉拉,我們也不是不能忍。現在全世界都在打仗,都在指望你們那裏。交貨效率出現拖遝,我們也不算不能理解。但你們的軍工原料供應數量一再削減,不僅無法滿足我們軍工生產需要,甚至進入六月份直接停止了供應。”

“答應的高爆炸藥、軍用用鋼、稀有金屬,到位的數量還不到我們協議中的三分之一。承諾的裝備,除了去年底的那些之外,我們隻得到了用來救援轟炸日本損失飛機上飛行員的四架卡塔琳娜水上飛機。”

“你們要求我們做這個、做那個,甚至要求我們去做那些超過我們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但是該給我們的物資和裝備,那樣落實到位了?皮爾遜老兄,我們缺的是軍工生產設備和原料,並不缺乏平底鍋和炒菜的大勺。你們美國人能不能辦事靠點譜,給點有用的東西?”

楊震指出的平底鍋,也就是美軍在一戰時期仿製的英軍一九一七鋼盔。在此次會戰之中,抗聯得到的最大數量美援裝備,就是二十多萬頂美軍已經開始用M一型鋼盔,替換下來的一九一七鋼盔。如果鋼盔也算武器裝備的話,那麼也勉強算是一筆援助。

而這種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在美軍就連過渡裝備都算不上,極短的時間之內很快被換裝的鋼盔。無疑與他們交給重慶方麵的那些輕武器一樣,都是一戰之後的庫存品。與被他山寨的原廠貨一樣,是整個二戰之中防護性能最差的一種鋼盔。

在與蘇聯人簽訂的交換協議之後,蘇聯人在別的方麵能拖就拖、能賴就賴。但是在提供鋼盔的速度上,還是可以滿足需要的。雖說蘇聯人給的那些德製鋼盔,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屍體上扒下來的。

很多的鋼盔上邊還帶著血肉和腦漿,但是德製鋼盔的性能遠遠超過這些仿製的英式鋼盔。在加上原來蘇聯人給的法製鋼盔,眼下抗聯唯一不缺單兵裝備的就是鋼盔,可美國卻偏偏就給了一批抗聯沒用的鋼盔。

這些仿製的英式鋼盔,外形有些一個平底鍋,用東北的話來說,按上一個把就成了炒菜用的大勺。楊震便拿這個來諷刺一下,皮爾遜和他背後有些不靠譜,經常放鴿子的華盛頓,以發泄一下心中的怒火。

而皮爾遜的臉皮相當的厚,對於楊震的諷刺,他也權當沒有聽到。對於皮爾遜來說,華盛頓物資分配方案,不是由他能決定的。他在東北的任務,除了溝通哈爾濱與華盛頓之間的聯係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監督美援武器、裝備和物資的使用。

至於其他的事情,他還是做不了任何主的。所以對楊震的諷刺,他權當沒有聽到。這兩年的東北生活,在與牙尖嘴利的楊震打交道經曆,他的臉皮已經鍛煉的很厚了。況且因為這件事情爭吵,也實在沒有意義。根子在華盛頓那裏,你有能耐去白宮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