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1 / 2)

按道理說像眼下澳大利亞這麼重要的戰場上,日軍應該選擇一個虎將或是一員猛將,來承擔重任。而這樣的將領,在現在的日軍之中並不缺乏。比如在東南亞戰場,以劣勢兵力更掃馬來亞半島十幾萬英軍,而被稱之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

但南方軍在選將的時候,沒有選擇被稱之為馬來之虎的悍將。卻偏偏選擇了憂猶寡斷不說,還堅決反對與美英開戰。作詩比打仗更在行,在兵力火力都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一個菲律賓戰役打的拖拖拉拉,甚至用損兵折將來形容都不為過的本間雅晴中將。

這位頗有些草木皆兵的老兄,在美澳兩國海軍艦隊對其灘頭防禦陣地,幾乎是不計損失的瘋狂炮擊之中。驚恐的認為美國海軍此舉,是有準備從自己背後登陸,徹底將登陸部隊合圍的意圖。

生怕自己被包了餃子的他,立即將正在勢如破竹進攻的第十六師團,從正在追擊美軍的行動之中,火速調回登陸地點準備進行抗登陸作戰。前方隻留下了一個第五師團,外加由獨立混成第四聯隊為基幹編成的一個支隊。

而這個獨立混成第四聯隊,在美澳航空兵不惜一切代價的轟炸之中損失慘重,已經無力進行超越追擊。隻能停止下追擊美澳潰軍行動,就地轉入休整。剩下一個孤木難撐的第五師團,麵對著廣袤無垠的澳大利亞內陸也隻能停下腳步。

結果等到發現是虛驚一場之後,將十六師團重新調過頭,試圖追殲美澳軍隊的時候。美澳軍新增援部隊已經趕到,戰機已經錯過難以找回。在美澳軍隊鋪天蓋地的炮火,外加大量坦克的衝擊之下,第一波日軍登陸的兩個師團,隻能徹底的放棄進攻的打算。

原本這位向來憂猶寡斷的老兄,因為在菲律賓戰場上的延遲,已經被大本營內定轉為預備役。但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在其同期好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作戰之中,大放異彩的十六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的勸說之下,還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其出任十四軍司令官。

可這位老兄在菲律賓戰場上猶豫不決的老毛病再次複發,關鍵時刻抽出了合圍圈的部隊回防。不僅讓美軍逃出去一部分,更讓美澳聯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可以快速的調集新的增援兵力。

雖說他在澳大利亞戰場上,依靠逃過美國海軍截殺,陸陸續續登陸的兩個後續師團、四個旅團,外加七個獨立混成聯隊,以及海軍被擊沉軍艦上逃生的水兵,最終堅持到了終戰,拖住了大批美澳軍隊無法增援其他戰場。

但他的此次舉動,也徹底葬送了日軍奪取澳大利亞的希望。讓日軍大本營,徹底消除南太平洋上最大隱患的想法徹底落空。但後來的事情,誰也不就可能判斷的那麼準確。眼下的美英兩國,被日軍攻入澳大利亞的舉動搞的是焦頭爛額。

麵對著整個不利的戰局,已經快要火上房的美英兩國。不斷要求眼下所有對日作戰國家和軍隊之中,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抗聯,加大對日軍的空襲力度,以盡可能的削弱日本本土,支援太平洋戰場的實力。

皮爾遜與羅斯的催促,讓楊震很反感的同時也異常的頭疼。現在剛剛經曆過一場大戰,損失也一樣不輕的抗聯航空兵,眼下無論是飛機、空地勤人員,還是航空燃油,甚至是航空炸彈幾乎是無所不缺。

別說滿足不了美英的需要,就是自身的防空需要,也隻能暫時轉交給地麵防空兵。之前擔任防空任務的米格三戰鬥機,除了戰損無法補充之外。相當一部分飛機,因為蘇德戰爭爆發之後零部件已經無來源,在損耗過大且無補充的情況之下,已經無法撐起北滿的天空。

蘇製飛機發動機本身就使用壽命短,再加上高強度的使用,原有隨機進口的備用發動機早就消耗餘燼。現在自顧不暇的蘇聯人,在自己是都都尚且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之下,根本就沒有精力向抗聯繼續出口飛機發動機。

而自行的仿製工作,卻因為缺乏技術人員和完整的工業體係。這樣一款並不先進的飛機發動機,仿製工作進展相當的緩慢,遲遲拿不出合格的產品來。仿製出來的發動機,功率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二,重量則增加了百分之十。

最關鍵的是使用壽命,還不如原型機的三分之一。甚至有的發動機隻飛一個起落下來,發動機就報廢。雖說仿製出十多台,但是航空兵根本就不敢接收。這樣的發動機裝上飛機,那是對飛行員的犯罪。

缺乏的不僅僅是備用發動機,刹車片、機輪、螺旋槳、機體內的管線等等關鍵備件,幾乎是沒有不缺的。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無係統工業體係支持的國家,想要維持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就是這麼艱難。

那批米格三戰鬥機,現在隻有三十多架還能飛行。剩下沒有戰損的飛機,不是因為零部件缺乏,就是因為發動機使用壽命已經到了,無備用發動機可更換,而隻能停留在地麵上,成為還能飛戰友的零部件捐獻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