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1 / 2)

這並不是這些老帥沒有戰略眼光,而是在他們看來,除非馬上取得全國政權。否則中國戰場上,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麵臨的主要是陸戰。現在全軍基本上即無工業能力,也無相應的財力來維持一支哪怕處於基本態勢的海軍。

一支小規模的海軍,也對戰局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倒分散了本身就高度緊張的人力和物力外加財力。與其在這方麵耗費大筆的資金和精力,還不如集中精力搞好已經逐漸壯大的航空兵。

眼下全軍都麵臨著擴編,那裏都需要大量合格的軍事幹部。這個時候抽調一片幹部,去蘇聯學習海軍,無異於是緣木求魚。與其將一批幹部浪費在還原不需要的地方,還不如踏踏實實的考慮當前的問題。

相對於對楊震為人已經有一定了解的挺進軍兩位老帥,比較溫和的語氣,副總指揮反對的態度異常的堅決。這位性情剛烈、為人耿直,說話從來不會繞彎子的副總指揮,對楊震的這個建議,提出了相當強烈,甚至話說的有些過頭的批評。

而對於楊震的這個想法,就連對楊震一直很支持的主席和老總,也在沒有搞明白楊震究竟在想什麼的情況之下,也沒有貿然的發表意見,更沒有輕率的下結論。至少在明白楊震心中真正想法之前,主席和老總都沒有草率得表示對任何一方的支持。

隻是對楊震已經很熟悉的兩個人,卻不約而同的感覺到在研究這個議題的時候。麵對幾位老帥的堅決反對,一言不發始終保持沉默。即不為自己這個想法做任何的解釋,卻固執堅持己見的楊震,心中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在會議散會之後,主席將楊震留了下來。在主席的住處,兩個人整整的談了一夜。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雖然沒有參加接下來的地方政權調整,但楊震也沒有返回東北。而是白天被老總逼著去抗大上課。晚上回來,接著被主席和老總找去談話。

楊震知道說服主席與老總,在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支持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這件事情再難,楊震知道為了中國海軍的未來,自己也要去做。好在主席和老總,雖說並不知道楊震的全部意圖,但在經過幾天的說服工作之後,最終還是表示了有限度的支持。

中央同意這些人,主要由抗聯部隊之中抽調。中央在從新四軍以及山東軍區,協助他們調撥一批幹部。將原來冀中軍區撤到晉察冀和太行休整的部隊之中,以及冀南軍區部隊中,給他們協調兩個團,去蘇聯該學海軍。如果蘇聯方麵需要增加人員,則由中央統籌考慮。

這是中央在眼下的局勢之下,在這件事情上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主席的最終拍板,讓楊震心中的一塊石頭徹底落地。當然主席也不清楚楊震在後來,會搞出那麼大的動作,甚至可以說讓全世界都大跌眼眶,堪稱驚天動地的動作。

與之前諸位老帥的判斷不同,楊震壓根就沒有想過,將軍艦的來源放到美國人身上。別說美國人不會給自己一艘軍艦,就是真的給了,也像幾位老帥說的那樣,即無處安置,也無法通過日本海軍的封鎖線。

他堅持選派一批幹部去蘇聯學習海軍,調派一批部隊去蘇聯學習水兵,是為了戰後的考慮。他將搞軍艦的目光,放在了蘇聯人身上,當然還有眼下無限張狂的日本海軍身上。不過花錢去買,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中國人,無論是那一個方麵,都沒有那個財力。

盡管他獲得這批軍艦的手段,實在有些太那個。但不管怎麼說還真的在讓他短時間之內,硬生生的搞出了一支規模還不算小的,在二戰後的亞洲幾乎可以說稱得上第一。就算放到整個世界範圍之內,在德意日海軍全軍覆滅之後,也足可以擠進前十名的海軍。

隻不過他搞軍艦的手段,實在是有些不光彩罷了。就算主席和老總對這個年輕的將領再欣賞,也實在無法接受這麼膽大包天外加相當不要臉的行為。正應了主席對他的評價,給他一根竹竿,他真的敢把天捅一窟窿。

而且這次他不僅真的將天捅了一個窟窿,甚至還將地踹了一個大坑。他不僅將蘇聯本就在戰爭之中損失慘重的海軍,幾乎都快要連鍋端了回來。回來的時候還順手牽羊,將日本海軍殘存的那點軍艦都給搶了回來。

並將整個日本本土的造船業,基本拆卸了一個精光。將日本海軍與造船廠的所有工程技術人員,全部抓了回來。也就是說楊震將日本在國際上處於中上水平的造船業,幾乎整個都搬遷到了中國。

當然主席現在還不知道,在三年後他最欣賞的這個年輕將領,會給他搞出這麼驚天動地,讓世界瞠目結舌的事情來。要是知道楊震心中的全盤想法,不知道主席會不會直接將他這個最欣賞的年輕將領,扣在延安不放回東北,好好給他上一堂政治教育課?以免他捅的窟窿太大,甚至到了中央也沒有辦法給他擦屁股的地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