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1 / 2)

雖說八十一軍的那位軍長,很是看不上自己的這位陰險狡詐,過於工於心計的堂弟,但終歸關起門來還是一家人。別的先不管,他有一句話說的對,寧夏是大家的根。寧夏丟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雖說心存顧慮,但最終還是帶著他的八十一軍撤回了寧夏,接替了靈武一線的防務。軍部進入靈武,主力第三十五師進駐吳忠堡至回漢堡,獨立三十五旅擴編暫編六十師進駐韋州至同化一線。

在八十一軍調回後,由於自己的這位兄長給自己做擋箭牌。他馬上用八十一軍將自己在靈武至惠安堡一線的兵力替換下來不說,就連他那個不學無術的長公子,指揮的保安部隊也全部撤到河西,經營所謂的應變後方去了。

其將起家部隊的十一軍主力,則全部縮回到銀川至寧朔、金積一線。他的起家部隊第一六八師外加一個騎兵旅,全部調往了銀川周圍。暫編第九師調往定遠營,暫編三十一師加一個騎兵旅調往金積,可以說他的主力全部縮回了後方。

正在編成的一二八軍,就連編成都不敢在河東整編。幹脆全部開往阿拉善旗整補,以免給陝北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銀川儲備的武器彈藥,除了留下一部分彈藥和移交八十一軍的之外,大部分也全部運到了定遠營。

在將自己主力全部縮回二線的同時,還不斷的向延安秘密派遣特使,再三聲明絕對不與陝北搞摩擦,更不會主動進攻陝北,絕對不會做同室抄戈的事情來。一再表示雙方之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相互商量著來。

其實這位寧夏王,實在是有些反應過度了。沒做虧心事,他卻怕起了鬼叫門。這個時候隻要他不主動挑事,中央是絕對不會主動招惹他的。更何況與他戰鬥力並不強的部隊來說,中央更重視的是青馬。

調抗聯一個騎兵旅進駐鹽池,更多的是壓製他,警告他別主動惹事。說實在的對於寧馬兩個軍,就算再加上一個軍,雖說裝備好於青馬。但以他部隊的戰鬥力來說,楊震還真沒有看上眼。

寧馬在武器裝備上雖說都是雜牌武裝,但這位寧夏王所屬部隊的裝備,的確要比那位從未離開過西北的青馬,裝備的情況要好的多,可謂是西北諸多地方實力派之中最好的。畢竟人家在外麵見過世麵、打過大戰,而且因為站隊的原因,也撈到了大筆的好處。

當初跟隨西北軍開進河南參加北伐,並在中原大戰之前倒戈歸順“中央”的時候。為了拉攏這個西北軍中的雜牌部隊,為分化組成西北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雜牌做出榜樣。“中央”對這位當時西北軍的一個師長,出手還是很大方的。

不僅當即將拍板將他的一個師擴編成一個軍,還就地撥付三十萬銀元的經費,外加一千條新槍以及幾十挺重機槍,而且全部都是漢陽兵工廠製造的新槍。“中央”這一手,也創造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中原大戰之中,相當一部分原來依附西北軍的小雜牌武裝,紛紛的投向“中央”,直接影響到中原大戰西北軍戰場局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北軍的總崩潰。而這位站對了隊的老兄,更是在中原大戰之中發了一筆橫財。

中原大戰泰安一戰,他的部隊就在晉綏軍手中繳獲了二百餘支晉造衝鋒槍。而在追擊潰退晉綏軍的時候,又繳獲了大批的晉造六五步槍和晉造衝鋒槍,還有數十門晉造山野炮和迫擊炮。並從周邊友軍中央軍手中,秘密的購買了大批的友軍看不上晉造武器尤其是彈藥。

雖說戰後立即縮編為一個師,並因為與“中央”搞僵,自己的起家部隊部分扔在了河南。但是部隊中好的武器和部隊中的精銳,早就被他偷偷打包經綏遠運回,其實力根本就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再加上返回西北之後,為了自保與那位山西王相互勾結,以寧夏所出鴉片為支付手段,從太原兵工廠購買的大批武器和彈藥。以及西安事變之後,趁機渾水摸魚從東北軍在西北各個倉庫之中,搞到的為數不少庫存。

“中央”不信任他們這些雜牌,雖然用但更要防。而他對“中央”也一樣不信任。返回寧夏之後,利用寧夏出產的鴉片,想方設法又購買了一批武器。到抗戰爆發,一切外購渠道都被封死之前,他手中已經囤積到足夠的本錢。

就算重慶一槍一彈不給他補發,他庫存的武器就足夠在編成兩個軍。他的起家部隊十一軍清一色的漢陽造步槍、晉造步槍和晉造衝鋒槍,排有裝備輕機槍、營有重機槍、團有迫擊炮。

該軍一個師的重機槍數量,幾乎超過整個青馬八十二軍全部重機槍數量。軍直屬山炮的規模和數量,也幾乎相當於青馬兩個軍全部炮兵加在一起一倍還多,而且炮兵的質量也要好於青馬。

其最核心專門的部隊,也是為他看家護院的三個特務營,以及寧夏省政府所屬的兩個特務團。除了一個團裝備的是西北軍那裏搞到的蘇製步槍和重機槍外,其餘部隊的都是從當年西北軍手中收繳鞏造步機槍和鞏造博格曼衝鋒槍。所有的軍官,都裝備的鞏造和晉造駁殼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