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2 / 2)

而所有民兵建製單位的人員,都是預備役名單上的人員,平時作為民兵參加訓練。一旦需要,立即成建製的補充進入部隊。即便未征兵,但每年也要進行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輕武器的拆卸、射擊、白刃戰戰術,基礎的步兵戰術,都要進行訓練。

一旦形勢惡化到總動員的態勢,這些預備役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補充進入部隊。每年征兵數量,由抗聯總部根據部隊作戰傷亡,以及部隊擴編需要,拿出一個完整的數字。在統一按照各地人口基數可以承擔的數量,分配給各個省、專區、縣。

而一旦在戰場上解救出大量的勞工,則從中動員一批之後,在總數上減去相對應的數字。抗聯的征兵,有著完整的體係和規定。正是有了完整的征兵體係,抗聯各部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再自行招收兵員。規定也不允許自行招募兵員,所有的新兵都是由總部統一分配。

這種情況可以保證部隊得到穩定的補充兵員,部隊的建製統一。不至於出現有的部隊兵力過多,三千多人的團,上千人的營。而有的部隊兵力不足,同一個建製單位,兵員數量多少不一樣的情況。

一個團該有多少兵力,就有多少兵力。而不是搞的有的一個團兵,甚至有其他部隊兩個團多。有的團卻是實打實的,就是一個團的建製數量。所有的補充兵員數量,全部由總部軍務部統一掌握。

即便外線作戰,按照總部要求動員作戰區域民眾參軍的時候,也要在返回的時候,將這些新兵統一上交總部。為了避免因為某些原因,在這方麵工作出現懈怠的情況。每次外線作戰,參戰部隊都要按照建製分配動員新兵數量。

這種政策,在抗聯已經實施兩年。雖說保證了部隊補充兵員及時,部隊兵力數量均衡,沒有出現建製相同的部隊,兵力數量卻天差地別的情況。但也出現了另外一個情況,兩年的時間下來,抗聯各部幾乎都喪失了挺進軍各部那種突擊動員擴軍的能力。

所以李明峰非但不在乎建平西戰場的那個旅,未經請示擅自將原計劃佯攻葉柏壽後續計劃由虛變實。甚至還給那位瘋子老兄,變相的在原有的計劃上加了一部分碼。大筆一揮,將原來直插葉柏壽的想法,改為實攻葉柏壽,進而威逼並鉗製朝陽。

將原來的留下來警戒建平縣城方向的一個營,也命令其南下配合正麵作戰。他這麼做,除了是為了更大範圍的調動敵軍之外,其實更多的還是為了新惠部隊隱蔽偷襲北票,創造一個有利的,盡可能速戰速決的戰機。

既然有人主動送上門來,來執行他大縱深穿插的想法。那麼早就這個想法,但是總是擔心挺進軍兩個旅搞出太大傷亡,不好向一號交待。而抗聯在熱東戰場兵力又不足,始終沒有敢兌現的李明峰,如果不借坡下驢,那就不是他李明峰了。

不過多少有些不放心的李明峰,給突襲北票和葉柏壽的兩支部隊回電的時候,都再三的告誡他們。在行動上,一定要快猛結合。該進的時候,要大膽的進攻。該收縮的時候,一定不要拖拉。無論在任何情況,都要注意當機立斷四個字。

該撤退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快。無論是那一個方向,行動都要果斷。無論是攻堅,還是撤退,下決心的時候都要果斷,絕對不要被敵軍黏住。眼睛不要隻盯著眼前的敵軍看,在作戰的時候,要多向自己周圍看看。一旦戰事不利,立即撤回來。

拳頭能不能打出去不是問題,關鍵問題是在需要的時候,能不能快速的收回來。這一戰,李明峰別的擔心沒有,就是擔心放出去的部隊會不會讓敵軍給黏住,這是他唯一的擔憂。至於別的方麵,隻要奉天西北戰場還在打,他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既然整個戰場現在已經是亂戰一團,那麼就幹脆的將這已經被攪渾一汪水攪合的再渾一些,這樣他才能更好的渾水摸魚。至於建平戰場,既然日軍主動上門來找茬了,那就集中兵力先打建平東北戰場上的日軍。

而對於李明峰上報的作戰計劃,楊震與郭炳勳並無任何的異議。當初將這個家夥派到熱河戰場,就沒有指望他老實的呆著。他能老實在熱河呆這麼長的時間,已經算是很難得了。況且他這次想要將動靜搞得大一些,也符合總部的戰略意圖。

楊震給李明峰的回電上邊隻有一句話,那就是將動靜搞得越大越好。但要求他注意盡可能減少部隊傷亡數字,不要將部隊傷亡搞的太大。同時提醒他,總部現在無後備力量增援他,也無法給他提供空中支援。也就是說熱東、遼西戰場,就隻能靠他李明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