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1 / 2)

但關鍵的問題是對於現在的日軍,特別是關東軍來說,大批合格的曹長、軍曹的數量,在去年巨大的傷亡之下也一樣的缺乏。尤其是作為一線分隊長的曹長和軍曹,缺乏的程度還超過下級軍官。

為了補充巨大的士官缺口,日軍不得不加快士官的培養。原來三分之二的淘汰率,直接降級為至少保證三分之二的人,基本上都能通過考核。這就造成了關東軍,包括絕大部分的日本陸軍,眼下士官水平的普遍下滑速度,還要超過下級軍官。

盡管這些士官原本的數量巨大,但是再多也架不住多年的戰損。因為培養一名合格的軍官固然不容易,培養出合格的這些作為兵頭將尾的士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提速的後果,就是素質的下降。

按照以往的慣例日軍陸軍士官,從新兵到擔任相當於其他國家下士的伍長,至少要經過八個月的專門培養。而且晉升到相當於上士的曹長,至少需要六年的時間。但現在這個培訓期間,從八個月縮短到了五個月。

最關鍵的是,眼下的日軍依舊沒有考慮從老兵之中培養軍士。還是依舊固執的從新兵之中,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一步步選拔和培養各級士官。但新兵訓練期限,在前線巨大的需求,以及源源不斷擴編新的師團以投入戰場的整體態勢之下,也同時在不斷的縮短。

這麼一來,就形成了一個連鎖反應。那些基層的士官,也就是日軍之中的曹長、軍曹和伍長,因為巨大的戰損,以及縮短培養時間而導致的水平下滑。伍長晉升到曹長的期限,也要比原來短的多。

而在這之前一名通過選拔的二等兵晉升為軍曹,至少得五年時間。期間還得經過專門的嚴格培訓,以及極其嚴格的淘汰。現在二等兵隻要通過選拔和培訓,兩年時間之內晉升到軍曹的不在少數。

有了這麼一個底子,從這些人之中選拔出來下級軍官的水平,也一樣在跟著下滑。原來是沒有想到,現在想起選拔,卻麵對整體陸軍素質下滑。一環套一環,選拔基礎的下降,也就帶來了選拔出來的下級軍官素質,也跟著在不斷的下降。

即便是那些老資格的士官,以及相當於其他國家準尉的特務曹長,也大多都是憲兵以及後方非戰鬥部隊之中幸存下來的。這樣選拔出來的軍官,又影響了重新編組師團整體作戰素質下降。

遼西這兩個日軍師團,整體素質與去年年初相比,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尤其是中隊長一級以下的軍官,作戰素質下降的很大。突擊選拔和培訓了一批士官,然後這些士官還沒有來得及成長起來,又突擊培養成了軍官,素質想不下降都很難。

而其配屬的所謂鐵石部隊、鐵人部隊、鐵血部隊這些偽滿軍,雖然一直被關東軍視為整個滿洲帝國軍隊之中最可靠的一部分。但在關東軍連戰連敗的情況之下,尤其是在經曆過熱河慘敗之後,不僅士氣低落而且裝備和兵力,都處在殘缺不全的境地。

在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的前提之下,這些部隊中的所謂滿人和蒙人士兵心思已經不穩。對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這個所謂的滿洲帝國,早就信心全無。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存在著各自找出路的念頭。

別說那些所謂滿籍的士兵和少數軍官,就是那些日籍軍官和士官,也士氣異常的低迷。補充進來的在滿鮮籍新兵,又尚未完成訓練。讓這樣一支部隊配合日軍去設伏,鷲津鉛平中將恐怕有些打錯了算盤。

遼西一線的日軍優點很明顯,兵力總數上占據優勢。而且重火力配備,要好於當麵的抗聯與挺進軍一部。不僅兩個師團炮兵建製完整,關東軍還給兩個師團各配備了一個一零五加農炮大隊,一五零榴彈炮兩個中隊。

師團所屬炮兵,也增加了九九式一零五毫米山炮各一個中隊。另外,還配屬了七個獨立迫擊炮中隊。這些炮兵的數量,遠遠的超過了隻有一個直屬一二二榴彈炮營,兩個一百毫米榴彈炮連的李明博。

日軍主動求戰的意識一貫都很強,這兩個師團開赴遼西以來,除了在赤峰與承德丟失之後,與抗聯在小規模上有一定戰鬥之外,師團主力基本上沒有與抗聯交過手。所以這兩個師團目前的士氣,可謂是相當的高昂。

再加上兵力和裝備上的優勢,這兩個實際上眼下已經從各級軍官到士兵,都是清一色後補人員的師團上下官兵,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看著其他方向打的很激烈,自己卻一直在這邊枕戈待旦,早就手直癢癢了。

隻是日軍表麵上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本身具有,眼下暫時並不明顯的劣勢。也許鷲津鉛平看到了,隻是沒有在意。也許他認為那些所謂的滿籍軍人,在這場戰役之中隻是一個配合而已。

或是他認為這些滿籍軍人,在冀東戰場上配合日軍掃蕩的時候,手上沾滿他們麵對敵人太多的鮮血而已經沒有了退路。除了拚死作戰之外,不會有任何的結果。但這位日本陸軍中將卻忘記了,凡是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