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1 / 2)

隻是這個日軍大本營給關東軍畫的餅,雖說畫的很大,也很圓。但潛在的議題是,現在大本營無法提供給你們任何的補給。如果你們有能力恢複生產,在四二年剩餘的時間之內,大本營也不會要這個兵工廠生產出來的一發子彈。

當然這個前提是,如果關東軍能夠恢複奉天兵工廠生產的話。也就是說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是很殘酷。整個奉天兵工廠被拆走了三分之一的設備,沒有拆走的設備,關鍵部件能拆卸的也全部被拆卸一空。

奉天兵工廠那幾座幾百噸的水壓機因為過於笨重,一時拆卸不走,可上邊的所有電機和所有零部件都被拆走。除非在短時間之內找到配件和電機,否則整個水壓機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

最關鍵的這些水壓機是歐洲和美國進口的,以現在的局麵想要補充備件,幾乎沒有任何的可能。而且不僅沒有帶走的設備,都被拆卸走關鍵的零部件。幾乎所有的工廠的鍋爐房和水塔等所有的配屬設施都被炸掉,輸變電設備被拆卸的一幹二淨。

就鍋爐的爐膛內都被丟進了手榴彈,雖說大部件沒有被炸毀,但是維修起來卻是相當的麻煩。全部的供暖管道和配屬設施,不是被拆走就是被炸掉,辦公樓所有的樓梯都被拆掉。至於無煙火藥和特種鋼材冶煉分廠,不僅所有的設備連一個零件都沒有剩下,甚至就連廠房和辦公樓都被炸掉。

而設備被拆走到還好說一些,最為關鍵的是三千多名技術人員被抓走。所有的武器裝備圖紙,都被一把火燒的幹幹淨淨。所有涉及到軍工的廠區從廠房到車間,從幸存的建築到殘餘的設備,就連供暖管道裏麵都布滿了地雷。

這些地雷不僅有普通的反步兵地雷,敵軍還設置了大量的詭雷。在這些地雷的布置上,敵軍可謂是煞費苦心。盡管關東軍火速從前線調集回大量的工兵,但這些雷區布設的實在太詭異。各個工廠雷區清掃的速度,異常的緩慢。

在奪回工廠之後,已經有大批日軍官兵被地雷炸死、炸傷。不僅警戒的官兵被炸死、炸傷,就連工兵也是平均一天一個小隊的傷亡數字。甚至廠區道路上已經清掃過的雷區,卻依舊還有地雷。

一個衛兵在夜間到已經清掃過的牆角小便,結果一泡尿下去,澆響了一個在牆體內的詭雷。由於爆炸的位置,正好對著最關鍵的部位,這個衛兵當即被炸的直接成了日本最新的一名太監。

後來工兵僅僅在奉天兵工廠鑄造車間周圍的牆體之內,就發現了二百多枚被偽裝與部署的極為巧妙的木殼詭雷。而就在排查與清除這些詭雷的時候,整整半個工兵中隊非死即殘。就這隻是一個分廠的圍牆,整個奉天城內各個兵工廠內的地雷究竟有多少,除了那些埋雷者,恐怕沒有人會知道。

在抗聯撤走之後,第一時間趕回的梅津美治郎在視察工廠的時候,裏麵燒圖紙的灰還在。而這位急著回來視察兵工廠的關東軍司令官,也差一點點踩到了地雷。廠區主幹道為了迎接他的視察,已經清掃過三遍的雷區,依舊還有漏網之魚存在。

他的車隊進廠的時候,一輛作為前導車的九四式卡車,被一枚木殼的反坦克地雷直接掀翻。裏麵警衛和參謀人員,被炸的死傷摻重。在救援的時候,又有十多名衛兵踩中地雷成了殘廢。

最後負責排雷的部隊,不得不調動兩部推土機,直接將廠內主幹道連同上邊的磚石一同全部推起來。結果就這樣,還持續有人踩中地雷。看著一地被炸死炸的衛兵,被堵在兵工廠大門口的梅津美治郎久久的無語。

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這些地雷部署的量大小到無所謂,但是布設之巧妙,讓所有排雷的人在歎為觀止的同時,也異常的頭疼。如果連排雷的工兵都被炸的心驚膽戰,要依靠軍官的軍刀和手槍威逼才敢進入雷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一幕對於一向以不畏死著稱的帝國陸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恥大辱。

這個兵工廠恢複,即便有大量的設備補充,但沒有一兩年是恢複不起來。按照梅津美治郎的判斷,僅僅清理那些地雷就需要至少兩個月的時間。這還是不惜工兵傷亡為代價之後,才能得到的結果。而設備的維修和工人的補充問題,還沒有算計在內。

也就是說大本營畫出的這個畫餅,對於關東軍以及梅津美治郎來說,其實什麼都沒有。除了那一萬在鄉軍人之外,關東軍什麼也沒有得到。甚至在存在奉天的部分輕武器儲備,被掠走或是炸毀之後,關東軍現在甚至沒有足夠的裝備來武裝這一萬在鄉軍人。

至於那五萬籍的朝鮮新兵,就算能夠用到戰場上。但前提也是在此次戰役結束之前,能夠完成訓練。否則這些朝鮮兵,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耽誤大事。而且對於梅津美治大將來說,他對朝鮮人的可靠性很是不信任。

這個結果讓梅津美治郎大將,以及新上任的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中將這個鬱悶。內心之中,本就對被稱之為關東軍曆史上最優秀參謀長的吉本貞一中將,在戰前被調離關東軍,到第一軍司令部擔任司令官相當不滿意的梅津美治郎大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