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2 / 2)

即便在建國之後中央幾次召開會議,為了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準備償還一部分欠款。但即時已經身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主任的楊震,也堅持一分錢不還。

楊震的意思是按照美國人的算賬方式,中國方麵也不能全盤的接受。楊震堅持這三十多億美元,至少有一半應該找當年的國民政府,他們是當年的中國政府。美國人援助的這些物資,是給全體中國人的,不是單獨給抗聯的。

因為抗聯用這批裝備,是在與整個侵華日軍,甚至是整個日軍在作戰,而不是僅僅與關東軍作戰。而當年的中國代表是國民政府,這是你們美國人,甚至全世界人都承認的事情。這筆賬全部算在抗聯頭上,作為抗聯總司令的他並不能接受。

要還可以,先讓當年的國民政府還。現在的確當年國民政府已經流亡海外了,但是他們當年的高級人物不是都還在嗎?你美國人可以扣除他們存在你們美國銀行之內,個人賬戶上的資金嗎。

至於剩下的一半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應該計入蘇聯人的賬上。畢竟在美國人的賬本上,給抗聯的援助是列入援蘇份額之內的。既然這樣,那麼你要賬應該去找蘇聯人。按照楊震的計算,抗聯以及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隻欠美國人總計一千五百萬美元。

楊震的這個計算方法,差點沒有把美國人氣吐血。有你這麼算賬的嗎?當年為了照顧你們,考慮到整個戰局,美國特地將你們的配額,列入了蘇聯人賬戶上。而且當年援助給你們的物資和裝備數量,遠遠的超過了國民政府。

給你們的部分武器,像M四中型坦克、B十七轟炸機等,就連國民政府都沒有得到過。現在倒好,你讓我們找蘇聯人和國民政府算賬去。先不說蘇聯人會不會認這筆賬,就國民政府現在都已經垮台了,我上哪去找人還去?

當年中國代表是國民政府這不假,但現在中國的政府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按照法定程序來看,既然你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了當年國民政府在聯合國的席位,以及對整個中國的權利,那麼這筆賬自然應該是現在的中國政府償還。你這麼做,明擺著就是要賴賬不還。

別說主要的資金楊震沒有想過償還,就是剩下的那點金額,美國人催問的時候。楊震就一個態度,英國、蘇聯、法國那些受援金額遠遠超過抗聯的國家還了,中國人馬上還。而且其他的欠款,中美之間也不是一點再商量的餘地沒有。

如果其他國家都還了,這一千五百萬美元,現在的中國政府保證償還。但如果其他欠債大戶都沒有還,那麼美國人更不應該追著得到援助更少,也更加貧窮和落後的中國償還。既然英蘇兩國的國力遠遠超過中國,那麼他們更應該做一個表率。

但對於這件事情,蘇聯人的態度是你美國人援助抗聯的物資,算在我頭上怎麼一回事?當初是你們主動要求的,可不是我們要求將這個份額劃到我們頭上。那些物資和裝備,我一個子都沒得到幹我屁事?至於自身欠美國援助金額的問題,蘇聯人的態度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我就還,老子也是堅決不賴賬的。

而英國人的態度是,我真的想還,我不想賴賬。但現在我的殖民地都已經獨立了,沒有了殖民地,我現在真的是沒錢還。要還可以,你等著吧,我啥時有錢了保證還。再說咱們現在是鐵哥們,你看我現在窮的都要要飯了,你也好意思讓我還錢那。

英國人賴著不還,法國人是能躲就躲。見到英法兩國這個態度,蘇聯人也堅決不還。這幾個欠債大戶都不還,楊震自然也堅決不同意還。無論美國人怎麼催債,楊震的意思就是一個。中國是這幾個國家之中最窮的一個,別人都欠賬不還,你就好意思逼著中國人勒緊褲腰帶還錢?

結果英國人在美國人不斷催賬的情況之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到了八十年代末總共還了三億美元。到了七十年代末期,蘇聯人好賴最終還了一千餘萬。而在楊震的堅持之下,中國人到底還是一分錢都沒有還。

反正他之前存在美國銀行內的那點交易抵押金,早在戰爭結束之前早就變成設備和技術,回到了中國東北。新成立的新中國,窮的叮當三響,自然也沒有什麼存款在美國銀行之內。美國人想要扣押一些資產撈回本,也沒有地方扣押去。

至於雙方貿易最惠國待遇,當初楊震堅持簽訂的這個協議,現在讓當初沒有當回事的美國人,後悔的差點沒有把當時的那位批準的國務卿,從墓地裏麵挖出來,再鞭屍一萬下。這他媽的那叫經濟協議,簡直就是一個滔天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