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鞍山和本溪湖、宮原的鋼鐵廠,隻拆卸走了絕大部分的電機,煉鋼高爐上的關鍵設備配件,以及北滿最急需的選礦、磨礦設備。至於高爐,隻運回來日本人剛剛運抵,還沒有來得及卸火車的兩部五十噸的轉爐、一部電爐。
撫順的鋁廠和煉油廠,也基本上都差不多。所有短時間能夠拆卸的設備都被拆光,但是那些至少需要幾天,甚至是更長時間的設備,卻是基本上沒有拆卸。為了以後的考慮,也沒有進行破壞。
隻卸下了一部分的關鍵和輕便的設備,讓剩下的部分雖說還完整,但日本人想用用不了,不用還浪費。鞍山和本溪湖鋼鐵廠,煉鋼高爐雖說沒有拆卸走,但是所有的電機以及電線、電纜,都被拆卸一空。
高爐等關鍵設備雖說沒有破壞,但是變電所等一些生產所必須必要,但是一旦抗聯收複南滿之後,並不需要多大的精力就能恢複設備統統被炸毀。奉天兵工廠的迫擊炮和擲彈筒、山野炮的生產線被拆走,剩下的水壓機一類的設備,也就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
隻是整個奉天以及撫順、本溪、鞍山、遼陽的工廠數量實在太多,抗聯派出的技術人員有限。雖說動員了一部分本廠的中國籍技術人員協助,但能拆卸的設備數量,隻占了很少一部分。當然這些關鍵設備的被拆走之後,日本人想要恢複生產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盡管這次豐收者行動,搞回了大量的機器設備,以及軍工原料。僅僅槍炮用鋼和無煙火藥,就足足夠抗聯全力生產使用一年的。而且還要十幾萬的工人,絕大部分都被動員回來。可有了這麼多的工人和設備,卻不見得馬上就能生產。
設備你得安裝吧,廠房你的搞基建吧,工人你得安置和分配吧。原有的兵工廠,為了帶動這些新的機器設備,電力方麵你總得擴容吧,得找地方安置這三千多部設備吧。還得安排大量工人和家屬的住處,以及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
而相對這些問題,更讓人頭疼的是其他工廠大量工人的安置。奉天化學工廠以及動員來機器設備生產方麵的工人和設備到是好說,抗聯接收的齊齊哈爾的富拉爾基化工廠和機器廠,就可以全部接收。
有了這批工人和技術人員,這兩個自抗聯接收以來,因為大量技術人員在齊齊哈爾被徹底攻占之前,被日軍帶走而陷入癱瘓。幾經努力也未能恢複生產的工廠,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恢複生產。
從撫順紅透山銅礦動員來的那些工人也好說,多寶山銅礦擴大產能正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正好連同選礦設備可以全部的接收。其他北滿原來癱瘓的一些工業,也可以接收其中一部分的工人。
但其他的大量廠礦,動員甚至是強行綁回來的工人的安置,卻是讓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很是頭疼。單單就是奉天兵工廠那三萬多工人,也不是目前抗聯幾個兵工廠一下子可以全部接收的。
而從鞍山的日本昭和製鋼所,以及本溪湖、宮原的鋼鐵廠動員來的工人就有近十萬。一個鞍山鋼鐵廠,連同熟練工人與非熟練工人在內將近七萬人,都被李明博帶了回來。這其中有自願舉家北遷的,也有被李明博給強行綁來的。
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安置。衣食住行那樣不得一樣一樣的落實?綁來的工人,還得去做工作。而吃穿住行那一樣落實不了,這些工人的情緒就穩定不下來。情緒不穩定,這些人就是投入一線生產,恐怕這也很難安心下來工作。
與其那樣,還不如一步步的來。先解決安置的問題,然後再分配到一線工作。還有那些運輸回來的設備和原材料,至少你也得給軍工部門一個安置的時間。即便是明知道前線急需彈藥,但被搞的焦頭爛額的東北局,也隻能先緊著工人安置上來。
再說搶運回來的這批工人和技術人員,保衛部門也得進行一定的甄別。日本人為了保證南滿這些維持戰爭所需命脈的工廠穩定,在這些工人之中安插和收買了大量的特務。保衛部門不甄別,萬一讓抗聯的軍工部門混入特務搞破壞怎麼辦?
在生產的時候,彈藥打不響那都是小事。軍工廠是什麼地方,搞一次大的破壞,甚至都不用外運材料,以及尋找技術工人。這些人自己就能利用軍工廠內大量的炸藥和設備,給你來一次徹底的大破壞。
一旦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可就不單單是生產出來的炮彈滿足不了需要的問題了,是對抗聯軍工生產的徹底破壞。在這件事情上,郭炳勳認為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絕對不能草率行事,穩重一點還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