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2 / 2)

而他提出的建議,如果岡村寧次真的全盤接受,那麼還真的讓他捅到了抗聯的軟肋上。晉北地形盆地與山區交錯,如果日軍抱團在山區齊頭並進,那麼還真的讓陳翰章很難尋找到戰機。

同時戰事一旦長時間的拖延下去,也正會像吉本貞一預料的那樣,會讓抗聯不負重荷。長時間依靠公路運輸巨大的消耗油料,會徹底的拖垮抗聯的後勤運輸線。而所需的幾乎所有作戰物資,都需要從東北千裏迢迢的運輸過來。

在沒有高速公路,大部分的公路路況極差的現在,付出的代價並不單單是油料,更多的還有時間。而且兩個戰場的巨大彈藥消耗,也讓抗聯的軍工部門有些不負重荷。儲備的原材料,在以空前的速度下降。戰事拖延下去,隻能讓晉北戰場上抗聯總體形勢越來越陷入被動。

這位吉本貞一不僅清楚的看到了晉北抗聯部隊的真正弱點,甚至對抗聯與蘇聯就扣押美英援助裝備,產生了嚴重的隔閡,都清楚的判斷了出來。如果日軍真的按照他的建議來實施,陳翰章恐怕會更加的頭疼。

隻是他的觀點雖說正確,但真正的決策者岡村寧次大將卻無法采納。作為華北方麵軍下屬一個戰略集團司令官的吉本貞一,固然可以不緊不慢的收複晉北。但是現在承受著大本營巨大壓力的岡村寧次大將,卻是無法這麼做。

抗聯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但現在到處伸手的日軍,同樣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大本營正在積極策劃對澳大利亞的進攻,徹底打掉美國在南太平洋反擊的基地,為保證絕對防禦圈的安全,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但現在大本營在東南亞的兵力,在南方軍同樣正在策劃進攻印度的情況之下,明顯不敷使用。大本營是一日三催,敦促岡村寧次盡快的穩定華北戰局,確保山西和河北,以及北寧鐵路的安全。

而南京的支那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也再三警告岡村寧次,他派出的增援部隊,是冒險從各個戰區抽調出來的。在重慶軍實力尚在,還要確保重要的糧棉產地華東與華中的情況之下,不能長期在外作戰。

在兩方麵的巨大壓力之下,岡村寧次那裏還能穩紮穩打?製定這個兩翼牽製,中路直插大同的計劃,已經是岡村寧次能在現有的條件之下,能想到的最穩健的打法了。要是按照吉本貞一的思路,恐怕大本營根本就不會同意。

其實對於一線的指揮官井出鐵藏中將來說,他其實更相信吉本貞一中將的判斷。太原一戰抗聯的空中力量,讓他的三十二師團損失將近三分之一。在太原整補了相當時間,才勉強的恢複元氣。

盡管目前日軍在晉北集中了兩個野戰師團,相當於一個師團的支隊,外加兩個旅團級的支隊,可謂兵精將強。但在太原外圍被炸的差點沒有本身不遂的井出鐵藏,對於岡村大將的這個計劃的前景,其實並不是很看好。

而此前能夠快速突破茹越口,正是嚴格執行了吉本貞一中將命令這一前提,更讓他堅信吉本貞一中將的判斷才是正確的。處在兩份自相矛盾命令中的井出鐵藏中將,真的很想完全按照吉本貞一中將的要求執行。

但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的命令,他又不敢不執行。岡村寧次大將雖說沒有直接撤換自己的權力,但是卻可以通過大本營讓自己收拾行李滾蛋。並在返回本土之後,連號稱將軍養老院的軍事參議院都不會讓自己進去。

看著對麵的應縣城牆,聽著城內密集的槍炮聲,井出鐵藏中將咬了咬牙,從自己左翼警戒部隊之中又抽調了兩個中隊,投入到應縣縣城內。對於井出鐵藏中將來說,無論下一步執行誰的命令,拿下應縣打開北上的通道才是目前最應該做的。

而此刻的井出鐵藏中將還不知道,就在他的左翼的應縣西北山區,十師的兩個團一方麵在抓緊時間進行著戰前最後的訓練,囤積彈藥和其他的作戰物資。一方麵瞪著血紅的眼睛,正在緊盯著他的每一個動作不放。

被岡村寧次不斷的催促,同時又被吉本貞一中將不斷發過來的穩紮穩打電報,搞的頭昏腦漲的井出鐵藏中將,在調進城的兩個中隊,依舊沒有最後解決戰鬥之後,使出了三十二師團此次應縣作戰之中,後來被稱之為最昏聵的一招。

急於奪取應縣縣城,以向岡村寧次大將交待的他。在屢次增加兵力都無法徹底解決戰鬥的情況之下,將自己左翼的最後一個步兵大隊,又抽調出一個中隊投入到了應縣縣城爭奪戰之中。

並集中一個步兵大隊並搜索聯隊兩個中隊,向應縣東北方向發起了攻擊,試圖在遲遲無法拿下應縣縣城的情況之下,打通一條繞過應縣縣城的北上通道。同時盡快的擊潰東北方麵的守軍,切斷應縣縣城周邊最後一股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