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1 / 2)

在井出鐵藏中將看來,在他的左翼山陰與應縣交界處有一個聯隊的兵力,正與抗聯的增援部隊激戰。而由雁門關北上的二十一師團,又將抗聯的大部兵力吸引過去。相對右翼有著正在與晉東北三部日軍激戰的大批抗聯部隊來說,左翼幾乎沒有任何的威脅。

而且他在抵達應縣一帶之後,他也抽出搜索聯隊一部向應縣的西北和東北的黃土丘陵地帶,進行了大量的偵察。除了在東北方向發現晉綏兩個旅之外,在西北方向也隻發現了在茹越口一線與自己交戰過的兩個營抗聯部隊,依托地形構造的防線。

不過在之前戰鬥之中損失慘重的兩個營敵軍,對於手握兩個野戰步兵聯隊,再加上工兵、輜重兵、搜索等聯隊,井出鐵藏中將來說,並不是很看在眼裏麵。所以他很放心大膽的從左翼抽調兵力投入到一線作戰,並從應縣東北迂回應縣守軍側後方。

至於為何在西北方向無明顯敵情的情況之下,卻偏偏選擇了有兩個晉綏旅駐防的東北方向,是因為這位老兄想要盡可能的與渾源方向,取得相應的聯係。以便在戰略上,起到相互配合。如果有可能,與渾源的日軍取得直線聯係更好。

同時對於井出鐵藏來說,西北方向未發現新的敵情,並不說明西北方向的縱深並無敵情。兩個建製不完整的營,不代表他們在縱深二線沒有布防。自己一個聯隊已經在應縣與山陰交界處的恒山展開,二十一師團已經在張莊與馬邑一線正在與敵激戰。

在西北方向按照正常的思維來說,敵軍不可能不做出防範。至少在桑幹河以北的縱深地帶的黃土丘陵之中,肯定會有二道防線。最關鍵的是西北方向的山陰與應縣的交界處,都是黃土丘陵地帶,而且中間要穿越桑幹河穀平原,並不利於現在井出鐵藏的戰術思維。

吉本貞一中將一直在叮囑他,能走山區絕對不要走平原,這一點井出鐵藏中將記得很清楚。西北方麵渡過桑幹河後,就進入地勢相對平坦的大同盆地。而在越過桑幹河狹長的平原地帶之後,對麵又是丘陵地帶。

整個桑幹河穀雖說地勢平坦,但是周邊的製高點,都在抗聯手中控製的情況之下,這一線對於井出鐵藏中將來說並不適合。而最終讓他下定決心的對西北方向以警戒為主的原因,就在西北方向的桑幹河平原地帶。

抗聯已經在整個晉北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坦克,鬼知道他們手中現在還有沒有其他的裝甲力量,在桑幹河北岸的丘陵地帶隱蔽待機。一旦自己冒冒失失的進入桑幹河狹長的平原地帶,搞不好敵軍在以坦克對付自己。

那裏的地形狹長平坦,處於北麵的丘陵地帶與南麵的恒山餘脈對峙地區。是整個應縣地區,最適合坦克作戰的地方。一旦自己與正麵防禦的抗聯激戰的時候,抗聯的坦克從丘陵地帶衝出來。那麼在居高臨下的地形之下,自己很可能會陷入苦戰之中。

更何況之前在茹越口的戰鬥,他的三十二師團在抗聯的這兩個營身上吃了不小的虧。如果不是自己兵力和火力上占據絕對的優勢,采取正麵集團衝鋒與兩翼夾擊的戰術,切斷了這兩個營與側後方的聯係,茹越口恐怕也那麼快就能突破。

現在即想冒一把險,給天天催的自己火上房的岡村寧次大將一個交待。同時也想按照吉本貞一中將的思路,一點點的穩紮穩打的井出鐵藏中將。最終選擇了麵對明敵的東北山區,而不是看著平淡無奇,但很有可能會是一個鐵核桃,搞不好要碰壁的西北方向。

盡管這個方向的側翼,有他的一個步兵聯隊。盡管這個方向與正在雁門關苦戰的二十一師團,相對直線距離較近。與左翼的二十一師團在整體上的配合,會更加的有利。但井出鐵藏中將,依舊不想在這個方向損耗太多。

而且在這位三十二師團長看來,之前突破茹越口的經曆告訴他,東北方向的晉綏部隊雖說兵力多,但是無論裝備還是戰鬥素質都無法與抗聯相比。與鐵核桃一樣難咬又難砸的抗聯相比,明顯有些軟柿子的嫌疑。

西北方向雖說目前無明顯的敵情,相對來說較為平靜。但肯定會在縱深部署的抗聯,雖說發起反擊策應應縣作戰不足。但一旦真正遭遇,肯定又是一個鐵核桃。所以再幾經猶豫之後,井出鐵藏最終還是選擇了拿一個大隊向東北方向進攻。

打已經擺在明麵上的對手,總比盲人摸象要好的多。至於西北方向的敵軍有沒有能力趁機反擊應縣周邊的主力,對於這一點井出鐵藏還是很有信心的。他認為現在晉北日軍三大集群相互配合,當麵的抗聯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

如果說單純的防禦,他們還有可能。但是在目前他們集中兵力在西麵壓縮二十一師團,還要在東麵麵對著晉東北帝國陸軍的鐵三角,自己西北方向就算有暗藏的敵軍,恐怕兵力也不是很多。

在應縣戰場上被俘的敵軍士兵,不是也供述他們在應縣城內就隻有四個營的兵力。其餘的兵力,還遠在遙遠的滿洲,正在陸續向晉北運輸。至於什麼時候運到,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反正這些天作戰,都是他們自己在孤軍作戰。期間並未得到任何的,哪怕是一個班的增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