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1 / 2)

在給八分區政治部下達完畢這道命令之後,這位老兄又專門告訴政治部主任,一旦日軍出現在同蒲鐵路沿線。不要有任何的猶豫帶著所有的工作人員,以及協助拆卸的工人,掩護傷病員立即沿著同蒲鐵路向新店方向撤退。

在抵達新店之後,不要繼續向北或是向西撤離,而是向東北轉向石城一線,那裏會有晉察冀二分區的部隊接應他們。對於傷病員的轉運,實在不行強行動員一部分民工。他總之就是一句話,政治部的這些知識分子,以及此刻集中在一列火車上的所有傷員,都交給他這個政治部主任負責。

在這位八分區司令員看來寧可放棄那些設備,也不能丟掉一個傷病員和知識的分子。這才是真正關係到部隊的穩定和未來發展的大計。這位對群眾紀律一向執行嚴格的老紅軍出身的幹部,此刻也顧不得什麼了。

眼下幾乎出動了全部有生力量,連政治部的秀才都隨軍出動的他,與晉察冀四分區的那位老戰友可不一樣。晉察冀四分區的那位老戰友,派出去尋找他們的人,壓根就沒有找到。是太原城下響槍之後,正活動在陽壽以北平頭、淩井的四分區機關,才發現這邊有戰鬥。

實際上在去年冬季反掃蕩作戰之中丟掉了電台,為了在物資大部損失,根據地連續遭遇到空前規模大掃蕩,已經無力支撐大部隊的情況之下保證部隊生存,將部隊分散活動開來的這位老兄,是稀裏糊塗卷進來的。他參戰的三個團,可都是正兒八經的作戰部隊。

可自己的八分區不同,所有的家底都在這裏。甚至還有一批延安的抗大學員和晉綏分局黨校學員。這可都是寶貝,丟了一個都是巨大的損失。他這個做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的,不能不考慮將這批人保護下來。

還有那些傷員,能不能安全的護送出去,是關係到部隊軍心穩定的大事。日軍對待對手傷員的一貫作風,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太原這樣敵占區核心地帶,如果將傷員放在老百姓家,幾乎就等於將他們送向死亡。

為了能在需要的時候,將大批傷員撤出去。在萬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他隻能從楊繼財那裏現學現賣的,將楊繼財在強迫動員那些百姓協助撤離拆卸設備的時候,講的那些話又原封不動的交待給了自己的政治部主任。

而且這位司令員,將從太原日本銀行之中繳獲的偽幣交給了政治部主任一部分。告訴他強製老百姓抬傷員可以,但是絕對要留下錢。這種行動雖說違反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但也要盡肯能的挽回一些影響。

這位司令員兼政委這麼做,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八分區政治部是他手下所有知識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他可舍不得將這些知識分子丟掉哪怕是一個。更何況一旦被日軍合圍,這些秀才們能突出去的可能並不高。

在給政治部主任下達完畢命令,他又專門找命令負責保護已經拆卸完畢設備的八分區一個基幹營營長和教導員談話。告訴他們一旦形勢危急立即放棄列車,以及已經拆卸完畢的設備,集中所有的力量沿著同蒲鐵路向城東發起反擊。

就算他的基幹營全部打光,也得把抗聯的最後力量救援出來。完成了任務,就算部隊都打光了也給他們兩個記大功。完不成任務就算他一兵一卒也沒有損失,回來也要殺他們的頭。這是死命令,必須要完成。

同時他派出精幹人員,向城東日軍身後尋找冀南軍區部隊。哪怕至少帶回來一個團,也能緩解目前的困境。在做完這一切之後,八分區司令員將一封電報上報給代司令員,請求上級協調晉察冀部隊,想辦法動員一部分民兵,在鳳梁閣一線接應傷病員。

接到電報的代司令員,在搖了搖頭之後,將電報轉發給了在興縣坐鎮的老總。協調晉察冀部隊,他還沒有那個權限。眼下的已經將所有部隊都派了出去的晉綏軍區,實在派不出部隊前去接應太原戰場。

而坐鎮在興縣的老總,在仔細看完代司令員的電報之後,將手中的電報交給了他麵前的一個人,搖了搖頭道:“我真不知道該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該說他這個小家夥太過於教條。都到這個時候了,你的那個部下連一句叫苦的話都沒有,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現在太原外圍所有的據點,基本上全部被他放棄了。這個時候再不撤離,一旦北麵的陽曲出現日軍,恐怕就沒有機會撤離了。那些機器設備帶不走就帶不走嗎,隻要人保存下來,設備丟了我們可以再想辦法。”

“我看還是你給他下一個命令,讓他馬上撤離為好。否則一旦被日軍給黏住了,到時候別說機械設備,就是他們現存的這點兵力,想要安安全全的撤下來,也基本上沒有可能了。要知道,他周圍的日軍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可是他的好幾倍。”

“還帶著那麼多的傷員,一旦被日軍合圍,再想突圍可就是很困難了。這麼好的一個指揮員,這麼精幹的小夥子要是真丟掉了,對部隊來說可是一大損失啊。能在日軍優勢兵力圍攻之下,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