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1 / 2)

在日軍玩命式的進攻之下,在最後這三天的苦戰之中,楊繼財傷亡數字幾乎每天都在快速上升。這最後的三天之內,傷亡數字幾乎等於之前戰鬥總和。戰場上的日軍不僅數量越來越多,而且隨著時間的進展,重炮和飛機也陸續出現在戰場上。

僅僅進入倒計時的第一天,蘇英奇指揮的那個原本在之前戰鬥中,傷亡就不輕加強團,七拚八湊隻剩下一個營的兵力。部署在城南的晉察冀四分區的一個團,晉綏四分區的一個基幹營,則加在一起隻能縮編成四個排。

在即便已經將河西兵力全部撤回,但因為傷亡數字越來越大,兵力使用已經難以為繼的情況之下,楊繼財隻能再一次的收縮陣地,將城南的防禦陣地收縮到雙塔寺至老軍營一線。就連城南的戰略支撐點,大營盤一線被他徹底炸毀之後也全部放棄。

在城東一線,放棄東山牛駝寨以東所有的陣地,將兵力收縮牛駝寨至山頭一線。就連牛駝寨東北方向的戰略支撐點和製高點榆林坪,都被他放棄了。放棄榆林坪,幾乎就等於放棄了整個東山縱深地帶。

放棄榆林坪,對於楊繼財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不將日軍兵力分散開,集中有限的兵力防禦東山核心地帶牛駝寨。任由日軍這種集團攻勢再繼續下去,整個東山防線一點被突破,將會帶來整個戰線的全麵崩潰。因為在他東線的整個縱深,已經是無兵可守。在這麼攤雞蛋似的打下去,東線所有的兵力將一點點的被消耗幹淨。

好在此時太原煉鋼廠的最後一批設備,已經大致完成了拆卸。大部分的高爐和平爐,已經全部完成拆卸,並安放到了一列火車上。眼下整個煉鋼廠,隻剩下部分煉焦設備還沒有完全拆卸完畢。

當倒計時進入倒數第二天清晨的時候,經過連續奮戰,整個太原城內在經曆過晉綏軍大撤退,日本人的大搬遷之後,僅存的重工業基本上空空如野。剩下的這點設備,負責拆卸的八分區政治部主任,已經保證二十四小時之內全部拆卸完畢。

但這最後二十四小時,卻是楊繼財自從軍以來渡過的最艱難二十四小時。他手頭這麼一點兵力,從進抵太原至今已經鏖戰整整八天。不僅部隊傷亡慘重,而且連續作戰得不到休整的部隊也異常的疲勞。最關鍵的是戰局的變化,讓他差一點無力支撐。

接到八分區政治部主任的通知,還沒有容楊繼財喘一口氣,戰局突然發生改變。日軍三十二師團在正麵久攻受挫,因為莫不清楚情況,又擔心側翼迂回被縱深敵軍包圍的情況之下,幹脆放棄對東山要點的逐次爭奪。

調集整整一個大隊的兵力,利用東山各個要點防禦正麵被牢牢吸引住的機會,以一部兵力從正麵發起反擊。同時以一部分兵力,攜帶一門山炮和兩門九二步兵炮,以及四挺九二重機槍,繞過太原城東北方向的牛駝寨、陳家峪,正東一線小窯頭,從大窯頭和淖馬之間,突破晉察冀四分區隻有一個加強排的防禦,突然出現在太原城下的剪子灣。

剪子灣一線距離同蒲鐵路可謂是近在咫尺,一旦日軍搶占剪子灣,可以就算不發起攻擊,直接使用炮火就可以徹底的封死同蒲鐵路。此刻裝滿拆卸下來設備,停滿煉鋼廠專用鐵路線的火車,無論是向南還是向北行駛,都將在日軍的炮火射程之內。

一旦日軍炮兵以剪子灣為陣地開火,這些設備恐怕要全部被毀。最關鍵的是如果日軍在剪子灣一線站住腳,可不單單是在東線防禦縱深被打上一個釘子那麼簡單。最關鍵的是受威脅的不僅僅是同蒲鐵路和太原東城。甚至整個東山防禦,都存在腹背受敵的危險。

這裏西北方向是太原西北方向的屏障臥虎山,東北方向就是牛駝寨,向南是東南防禦要點郝家溝一線。向西則是太原盆地,都是一馬平川的地形,極其有利於日軍發揮兵力上和衝擊力上的優勢。

剪子灣一線一丟,東山防線可謂是全線動搖。日軍可以從這裏直撲東山各個防禦要點的身後,並切斷東山防禦各個要點補給路線。東山一線所有的陣地,將麵臨彈藥和補給送不上去,傷員撤不下來的局麵。

也就是說一旦讓日軍在剪子灣站住腳,楊繼財之前所有的努力將會前功盡廢。就算眼下在無兵可調,楊繼財也清楚的知道,這股日軍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擊潰。奪回剪子灣一線,已經成為能不能堅持這最後二十四小時的關鍵。

麵對危急的局麵,手中預備隊已經耗盡的楊繼財。從城內監視殘餘日軍的部隊中抽調出兩個步兵排,從南線抽調出五個步兵班組成一個加強步兵連外加三輛坦克,並集中全部炮火進行火力掩護。在緊急從城西戰場抽調出的晉綏四分區一個連的配合之下,不惜一切代價將這股突入縱深的日軍打出去。

而晉察冀四分區司令員,則立即趕往牛駝寨,指揮部署在那裏的兩門迫擊炮,一個重機槍排,外加抗聯加強的一挺雙十四高射機槍,全力從側翼提供火力支援。並從陳家峪一線抽調出晉察冀四分區最好的一個連,從側翼方向配合正麵的反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