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雖說部隊在調動期間所有的蹬車行動,全部都是在夜間,但是對整個鐵路的運輸,不可能不產生一定的影響。至少所有的貨運列車,都需要按照軍事行動來調整時刻表。組織這麼大規模的鐵路運輸,一點消息不外泄幾乎不可能。
在進入三月份發現當麵抗聯在前線各地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以及少量的內部情報之後,雖說還不清楚抗聯的攻擊重點是南線還是西線。但相比某些方麵動作遲緩的軍隊來說,日軍此次的反應速度可謂是奇快。
就在抗聯開始進行總動員的幾乎同一時間,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也同時立即進行了高度戒備。整個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所有與抗聯對峙的前線部隊,全部在最短的時間進入臨戰狀態。
彈藥和作戰物資,開始大量的下發到一線作戰部隊手中,炮兵陣地也開始進行最後的偽裝。工兵不斷的對雷區的密度與寬度,在進行著最後的增補。同時前沿日軍各個野戰師團,對抗聯前沿陣地的偵察也越來越頻繁。
在東北的四平街、奉天,華北的北平、天津、張家口、太原等幾個大型鐵路樞紐站也調集了大批的軍列,隨時準備調動兵力。日軍也陸續結束了對華北各大敵後根據地的掃蕩,將所有參與掃蕩的部隊開始進入集中狀態。甚至為了收縮兵力,主動放棄了在掃蕩期間,在山區占領的一部據點。
進入三月份無論是抗聯方麵還是北中國的日軍這兩大戰略集群,都在為一場大戰做著最後的準備。尤其是進入三月十日開始,雙方對峙的前沿地帶已經是劍拔弩張。空氣中濃重的緊張氣味,就是傻子都能聞的出來。
而這場大戰雖然對於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抗聯今後的命運是一個關鍵之戰。但對於戰火已經燃遍全球的世界大戰來說,隻不過一場普通的戰役而已。隻是這場大戰卻還沒有真正的打響,因為發起的時機,卻已經吸引了多方麵的注意力。
此刻在東南亞戰場上,緬甸的英軍複製了在馬來亞的大潰敗。進入三月份丟掉了緬甸首府仰光的英國人,一路向緬甸內陸地區撤退。重慶方麵組織的遠征軍三個軍,也正在兼程進入緬甸。
而在西南太平洋方向,日軍正在持續攻城略地。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美英澳荷聯軍,已經解體。荷屬東印度群島所有的守軍,已經全部停止抵抗。菲律賓的美軍,已經全部撤到了巴丹半島,正在進行最後的垂死掙紮。
同時日軍已經陸續攻占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要地拉包爾,並攻占了整個俾斯麥群島。澳大利亞守軍的抵抗,幾乎是一觸即潰。嚐到了甜頭的日軍為了保證拉包爾的安全,正在向所羅門群島發起攻勢。
整個亞洲及太平洋戰場上,為了保住最後一條對外交通線,已經出兵緬甸,眼下正為美援數額與美國人討價還價的重慶方麵。被日益惡化局麵,搞的焦頭爛額的美英兩國。剛剛結束莫斯科會戰,將德軍趕出了莫斯科城下的蘇聯人。更還有為這場大戰,同樣在調動兵力配合抗聯作戰的延安。
此刻無論是國內的目光,還是國際的目光,或是因為利益之爭,或是因為未來的發展,或是因為目前不利的戰局,都在密切的關注著北中國。各方麵的情報機構,幾乎全部飛速的運轉起來。
尤其是此時心中五味俱全,甚至是不知道什麼滋味的重慶方麵,無論是在東北還是平津,無論是中統還是軍統,或是某一戰區情報機構都全力展開,試圖收集一切關於兩軍調動的情報。
對於外界或是期待,或是五味雜陳,不知道什麼滋味的目光,楊震並未理會,他仍在按部就班的做著戰前的最後準備。對於現在的楊震來說,越是關鍵時候,他的心態越是平靜。對於此次關係到抗聯,甚至整個中國命運的會戰,楊震幾乎沒有半點的波瀾。
在三月十日,在所有作戰計劃最終敲定,所有物資準備和轉運工作全部結束之後。三月十一日楊震召開抗聯師以上,挺進軍縱隊以上幹部,以及抗聯的各個軍兵種,三總部二級部長以上幹部聯席會議,下達整個作戰計劃,部署各方麵行動方案。
按照楊震的要求,三月十三日各個參戰部隊按照總部下達的調動計劃,開始通過鐵路大規模的進行調動。並嚴格按照總部下發的調動計劃,在指定地點,指定車站蹬車。並要在規定時間之內,全部開抵作戰區域。
為了最可能的將部隊調動方麵的保密,做到最後的期限。鐵路輸送的各部采取了全部於夜晚進行,采取駐地周邊小站登車,逐次開進的辦法。而公路開進的各部,則采取以團為建製,分別開進在製定地域另行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