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1 / 2)

當時間進入四二年三月份之後,抗聯在完成部隊裝備最後調整後,各個方麵已經進入大戰最後準備階段。所有彈藥、物資,尤其是油料已經運抵在前線各個方向的秘密囤積點。在西線活動的直屬偵察部隊,已經完成對橫穿渾善達克沙地進攻路線的偵察,並查明渾善達克沙地之中的水源地。日軍一線陣地的雷場,寬度與密度已經被查明。

對於在前線發現的日軍首次如此大規模的使用地雷,進行防禦作戰而布設的雷區。抗聯軍工部門緊急製造了一批排雷器材,下發給各個師屬工兵營。並動員各師,也就地取材利用上級配發的炸藥,自行製造排雷裝備。

同時航空兵部隊,也已經完成戰前飛行轉場的最後準備。察東各地野戰機場秘密選址與設置工作已經完成,無線通訊與導航分隊先期已經南下準備。衛生部門也做好了大批接收傷員的準備,並完成了野戰醫院的建設。

抗聯這些準備工作,雖然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但是一點風聲不傳出去幾乎不可能。盡管從抗聯根據地內傳來的情報有限,日軍也多少嗅覺出一絲不尋常。尤其是一線作戰部隊先期對渾善達克沙地、察南山地進行地形偵察,不可能完全不被日軍察覺。

而日軍為了偵察抗聯的動向,也是下了大力氣的。雖說從根據地內收集的內部情報之中,有用的實在不多。但是兩軍對峙的前線地帶,日軍戰術偵察與反偵察的力度一向都很大。尤其是華北方麵軍,幾乎是可以說下了血本。

抗聯在前線進行的所有戰術偵察行動,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就無法避開日軍的視線。尤其是環境比較特殊的西線,是雙方最早接觸的地區。自進入四二年以來,雙方偵察部隊遭遇戰並未少打。

此時的渾善達克沙地雖然麵積不大,與中國西北的那些大沙漠相比,規模小的可以直接忽略。但是這裏的地形、地貌,那裏可以作為沙漠作戰最重要的水源補給地,以及那裏可以讓部隊大量的通行,對於攻擊發起一方的抗聯來說都相當的重要。

大戰在即,抗聯不可能不摸清這裏的情況,冒冒失失的就發起攻擊。尤其是沙漠裏麵的攻擊路線,選擇必須慎重。即便是這個時候的渾善達克沙地麵積,遠沒有亂墾亂牧的後世大。但是這裏現在保存極好的原始環境,也要比後世複雜的多。

渾善達克沙地裏麵,可不單單全都是沙子。這裏是草原、沙漠交錯地帶,沙漠之中有著大量的湖泊。甚至在最主要的內流河高格斯台河兩岸,還有大片的沼澤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如果不先勘測出道路來,很容易在部隊進攻與後勤補給方麵,出現重大的問題。

沙漠裏麵開車與開坦克,可不是單純的步兵穿越的。幾噸,甚至十幾噸的裝備,搞不好就被陷到沙窩子裏麵去。而且那裏可以給部隊補充水源,那裏的地麵可以支撐大兵團運動,那裏可以作為後勤補給線都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渾善達克沙地之中雖然不缺水,但是那裏的水並不是人都能隨便喝的。很多水不是硬化程度很高,不能作為飲用水。就是都是鹹水或是含堿量過高,無法進行任何的引用。在這塊沙地裏麵作戰,即便麵積不大,但是水源地的選擇必須是第一重視的東西。

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陳翰章帶領的部隊就在科爾沁沙地吃了不少的虧。部隊在沙地之中行動遲緩,進入沙地作戰的部隊找不到水源。而且在風沙較大的地區,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下降相當厲害,不少的車輛都陷入了沙窩子之中。

那次在科爾沁沙地之中,幾乎就是行軍,大規模的穿插戰鬥極少。如果真的有大仗的話,對沙漠作戰幾乎是一片陌生的部隊非吃大虧不可。有了前車之鑒,楊震自然不會大意。早在進入一月,前線對峙地區的部隊,就派出大量的偵察人員,配合軍區直屬偵察旅的兩個中隊,對這一片的沙地進行了徹底的摸索。

自進入三月份後,隨著戰役的時間越來越近,一線部隊的偵察強度提高了許多。戰役雖然還沒有打響,但是進入沙地偵察的部隊,與日軍同樣進行偵察的小股部隊之間的戰鬥,幾乎是天天有。雙方伏擊、反伏擊的行動,進行的相當頻繁。

還有察南的山地,雖說有關內部分部隊配合。但是那裏可以通過重型裝備,那裏可以作為集結地,那裏更適合作為攻擊發起地域,都是需要一線作戰部隊重新偵察的。裝備不同了,作戰所需的條件也不同。

為了摸清楚這些情況,在兩軍對峙期間抗聯抽調了相當一批的偵察部隊,滲入南線與西線進行了廣泛的偵察。尤其是西線整個作戰地形對於抗聯來說,基本上是一片陌生。真正的沙漠作戰,對於抗聯來說還是第一次,楊震不可能不慎重行事。

而且即便是抗聯內部的情報雖說一如既往的不多,但是四洮鐵路上夜間繁忙的運輸,日軍還是可以清楚的察覺到。尤其是抗聯有意識暴露的,滿載裝甲一旅所裝備T二六坦克的軍列,以及大量的油罐車,途徑雙遼、通遼一線,向西線運輸的時候,日軍在高倍望遠鏡之內看的很清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