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2 / 2)

日本人並沒有如這位羅斯準將預想的那樣,立即抽調大批的航空兵和地麵部隊,對抗聯實施報複。雖說戰鬥機被抽調回本土一部分,但是抽調的卻是整個空域已經再無一架能夠威脅到登陸日軍,而且又四麵環海出於孤立無援境地的菲律賓戰區所部署的戰鬥機群。

而被抽調走的兩個海軍轟炸機戰隊,也是將英國新組建的遠東特混艦隊先送進了海底之後,才慢悠悠的調回華北一部分。至於地麵部隊,日軍哪怕連一個小隊都沒有抽調回去。不僅沒有抽調回一兵一卒,相反還變本加厲的加大了對東南亞英軍的攻勢。

到了一月中旬,其前鋒已經抵達新加坡的外圍。而並未隨著抽調回國的日軍輕型轟炸機群,以及其餘部分陸海軍重型轟炸機的炸彈,已經開始落向新加坡、爪哇。甚至緬甸和錫蘭,都落下了日本人的炸彈。

也就是說,抗聯對日本本土的空襲,根本就沒有按照這位羅斯準將預想的那樣,引發太多的連鎖反應。日本人攻勢的戰略重點,還是先放在了擁有自己最急需戰略資源,尤其是豐富石油的東南亞。

而一路潰敗,以及嚴重的損失,讓已經全麵撤退到新加坡的英聯邦雜牌軍本就士氣更加低落。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之下,新加坡的守軍內部也出現了相當的混亂,逃兵的數量急劇增加。

一向被認為在英聯邦軍隊之中在戰場上最頑強,在馬來亞戰役之中士氣徹底被打垮的澳大利亞部隊出現了大規模的逃兵。這些人丟掉武器、脫下軍裝,爬上最後幾班的輪船,試圖逃出這座被稱之為東方直布羅陀的海峽要塞。有些神通廣大的人,甚至一口氣跑到了印度和北非才被抓到。

就連剛剛上岸的英國十八師,在澳大利亞部隊的帶動之下,也出現了一定的混亂。甚至有的將軍,真正的戰役還沒有開打,便已經將投降列上了日事議程。至於英屬印度部隊,則在日軍印度獨立的鼓吹和拉攏之下,出現了大批的叛逃部隊。承擔新加坡防守主力的英屬印度的第三軍,實際上已經徹底的垮掉了,東南亞混亂的局麵,這種情況這讓羅斯準將無疑很是不滿意。但遠離那裏千裏之遙的他,麵對這種倫敦都無法控製的混亂局麵卻是無可奈何。那麼多的元帥和將軍都毫無辦法,更別提他一個小小的準將。

盡管這些東南亞戰場上的實情,他堅決不會與抗聯提起的。但是為了解決東南亞英軍的困境,他唯一做的就是整天的催促楊震出兵,以及加大對日本本土的空襲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日本飛機回援,牽製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的攻勢。

抗聯計劃中的攻勢,已經成為這位羅斯準將甚至倫敦眼中,能製止住日本人攻勢,給英國人爭取喘息之機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這位羅斯準將,包括他在倫敦和東南亞的上級,都相當悲觀的認為,如果抗聯再不出兵,士氣高昂、戰鬥力強悍的日本人會一口氣衝到緬甸,甚至印度的恒河大平原。

而皮爾遜則不斷的要求抗聯保持對日本本土的空襲力度,以吸引菲律賓戰場上鋪天蓋地的日本飛機。當然鋪天蓋地的這個詞,是皮爾遜自己說出來的。至於可信性多少,那麼隻有菲律賓戰場上的日本人,以及在菲律賓戰場上的美國人自己知道了。反正他認為抗聯是肯定不會知道的。

其實眼下實際上進入菲律賓戰場,對已經牢牢掌握了製空權,已經沒有必要留下太多作戰飛機的日軍。早就將他們投入到菲律賓戰場的航空兵,轉向了荷屬東印度群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方向。

而戰鬥機部隊,相當一部分被調回了國,以加強本土的防空能力。甚至就連在菲律賓繳獲的幾部雷達,都被他們搬回了國。菲律賓的空中,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的壓力。那裏此時已經丟掉馬尼拉和幾乎所有的大城市,撤到巴丹半島的美菲聯軍眼下已經是苟延殘喘的。

菲律賓戰局,別說抗聯並未轟炸日本海軍基地。就算抗聯將日本炸成一片平地,也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地步。但皮爾遜卻以這個借口,堅持要求抗聯在獲得美製重型轟炸機之後,加大對日本本土的空襲力度。

特別是各個海軍修造船廠,以及海軍飛機製造廠。美英兩國在東南亞被日軍零式戰機打的太慘了,所有飛機隻要出擊,就基本上是有去無回。日本人在空中給美國人帶來的壓力,甚至還要超過海麵上。

因為美國人剛剛轉交給了抗聯一批重型轟炸機,使得這位色厲內荏的皮爾遜的堅持,還是相當有底氣的。正像那位正在催促本土盡快將答應給抗聯的戰術飛機,盡快送到抗聯手中的羅斯準將一樣,都堅持認為這是抗聯在三方同盟之中應該盡的義務。